-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隐喻的认知机制分析.doc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隐喻的认知机制分析
摘 要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在语言的发展中起了极大的作用。隐喻以人类经验为基础,以相似性为基点,从一个简单、具体的源域通过意象图示映射到一个复杂、抽象的目标域。本文从dog在三个句子中不同的隐喻含义谈起,从语境、思维和文化等方面探讨隐喻的认知机制,并揭示其复杂性。
关键词 隐喻 语言认知 语境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0.070
Cognitive Mechanism of Metaphor Based on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Talk about Different Metaphorical Meanings of Dog
SHAN Lingyu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Metaphor is not just rhetorical device, but also a cognitive style,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guage. Metaphor of human experience as the bas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similarity, from a simple, specific source domain mapping through images illustrating a complex, abstract target domain. From the dog at three different metaphoric sentences talk,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metaphor from context, thought and culture, and to reveal its complexity.
Key words metaphor; language cognition; context
1 隐喻认知的提出
隐喻机制的理论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将词汇划分成8类,即当前性、陌生性、隐喻性、装饰性、创新性、拓展性、缩略性和更替性(altered)。虽然这种划分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逻辑标准,但开启了以语义学为基础的隐喻研究的先河。后来意大利修辞学家、哲学家安贝斯塔 ? 维柯首次揭示出“语言形式是打开使用词汇的人的心灵以至于整个社会中心理、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一把重要钥匙”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语用学理论则开启了系统研究隐喻交际功能的新篇章。以dog 为例:
(1)Mike is a pet dog he keeps.
(2)The film must be a real dog.
这两个句子当中都有dog一词,其表层意思都是“狗”,但隐喻意义不尽相同。例(1)中的“dog”就是基本语义,动物属类,“狗”,主人的情感伴侣。
例(2)中的“dog” 指质量很差的物品。而这两层意义是以“dog”的字面意义――“狗”为基础的,是主体在某种特定情境中的主观意向表达。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说话人似乎对对听话人发出“警告”或“建议”,提醒听话人这部电影或许“危险”、“劣质”,例2的语用含义是“这部电影不怎么样,不要看了。”
从以上的例子看出,学习一门语言的关键,是把语言的词、句等表层语义结构和里层概念结构匹配起来,达到概念流利(conceptual fluency),辨识目标语中的表层含义、概念隐喻和其交际中的意向图式,这就涉及到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中隐喻的认知。
2 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框架
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分析研究,跳出纯语言现象的传统研究方法的樊篱。认知隐喻学认为,“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是有利的认知工具”。正如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1980)在其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隐喻概念体系。
肇始于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学者吉尔斯?弗科尼亚(Gills Fauconnier)和马克?特纳在其合著的《概念整合的原则》(Principle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T 1870-2023 液相色谱 - 质谱法测定试剂盒通用要求.pdf VIP
-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9月月考试卷(二)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doc VIP
-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石油钻井典型事故案例(钻井课件培训资料).ppt VIP
- 《人民币》解说词全五集.doc VIP
- 工程流体力学(闻建龙)课后习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吉林省中考英语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课件: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