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药物和敏感性试验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耐药基因检测 此方法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它具有快速的优点,能在几小时出报告结果,常用方法 1、PCR法 2、PCR-RFLP,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行性分析。 3、PCR-SSCP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4、PCR一线性探针分析 。 5、生物芯片技术 。 6、自动DNA测序等。 抗生素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病人相关原因 依从性差 不适当给药途径 免疫抑制 病灶 药物原因 给药剂量与方式不当 药效学考虑欠妥 药物失活 微生物相关的原因 病原确立错误 治疗中出现耐药 抗菌活性不足 接种效应 其他原因 非感染(误诊) 基础疾病 * 当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时应该记住以下四点 1. 测定那些可能导致感染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2. 应用标准化的药敏试验方法 3. 测定并报告对人体和感染部位合适的抗菌药物 的药敏试验的结果 4.质量控制以确保药敏试验的正确性 第三节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 细菌耐药性( Bacterial resistance) 指病原体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 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趋势 1 细菌产生破坏药物结构的酶 2 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 3 抗生素渗透障碍 4 药物主动外排系统 一、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1、细菌产生破坏药物结构的酶 (一) 水解酶-β-内酰胺酶 是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水解底物的多种同类型的降解酶。包括广谱内酰胺酶、超广谱酶β-内酰胺(ESBLs)、金属酶、AmpC酶等 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特异性打开β-内酰胺环,使其完全失去抗菌活性。 ESBLs阳性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 (二)钝化酶产生 1.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2.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3.红霉素和其他灭活酶 (三)修饰酶 1.乙酰转移酶AAC 2.核苷转移酶ANT 3.磷酸转移酶APH Producing an Enzyme to Destroy or Inactivate the Antibiotic 例:链霉素作用靶位菌体核糖体30S亚基的结构改变。 2、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 3、抗生素渗透障碍 微孔蛋白 例:oprD2基因发生缺失突变时,微孔缺失,对亚胺培南耐药。 4、药物主动外排系统 外排系统由三个蛋白组成,即转运子、附加蛋白、和外膜蛋白,三者缺一不可,又称三联外排系统 外排系统由三个蛋白组成,即转运子、附加蛋白、和外膜蛋白,三者缺一不可,又称三联外排系统 二、特殊耐药菌检测 (一)?-内酰胺酶检测 原理: β-内酰胺酶是一类水解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灭活酶;该酶位于G+球菌菌体外,G-杆菌周浆间隙。 检测方法: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 头孢硝塞吩纸片法 头孢硝塞吩的内酰胺环被β-内酰胺酶打开, 基质由黄色变为红色。 G+菌直接取培养物 G-菌取细菌裂解液 (二) 超广谱?-内酰胺酶检测 筛选试验:头孢泊肟≦ 17mm、头孢他啶(10ug/片)抑菌圈≦22mm或头孢曲松≦ 25mm、氨曲南、头孢噻肟(30ug/片)≦27mm 确认试验: 头孢他啶(30ug/片)、头孢他啶/克拉维酸(30ug/10ug)和头孢噻肟(30ug/片)、头孢噻肟/克拉维酸(30ug/10ug)两组,加克拉维酸比不加的抑菌圈增大≧5mm为阳性。 (三)AmpC酶检测 AmpC酶初筛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 AmpC酶的表型筛选,凡纸片扩散法头孢西丁抑菌圈直径 ≤18 mm,即认为是可能产 AmpC酶菌株。 AmpC酶确证试验 将 0.05麦氏单位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均匀涂布于 MH琼脂平板,待表面干燥后,在平板中央贴一头孢西丁 纸片,用环挑取2~3个过夜培养的待检菌落,并稍用力沿纸片边缘划向平板边缘,置35℃ 孵箱培养18 h,观察待检菌周围头孢西丁抑菌圈的变化,如果抑菌圈变化≥2 mm,则提示产AmpC酶阳性。质控菌株:阴沟肠杆菌O29M作为产AmpC酶的阳性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为阴性对照菌。 (四) 碳青霉烯酶的检测 筛选试验 厄他配南 19 — 21mm 美罗配南 16 — 21mm 以上抑菌圈直径指示可能产碳青霉烯酶,即使它们在现行的敏感判读标准范围内。要予确证就作改良 Hodge 试验。 改良Hodge试验 (MHT) 检查MHA平板上的测试菌株或QC菌株的划线与抑菌圈边缘交叉部分的增强性生长(见插图1和2)。 增强性生长=产碳青霉烯酶阳性。 无增强性生长=产碳青霉烯酶阴性。 (1) 在肉汤或盐水中准备0.5号麦氏标准浊度的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指示菌)菌悬液(用直接菌落悬液法或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