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苏东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质检九年级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江苏省盐城市苏东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质检九年级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城市苏东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质检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我来选择(本题包括15道小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后填在答题纸的答题卡上)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已成舟 B. 花香四溢 C. 蜡炬成灰 D. 滴水成冰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可以根据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A、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花香四溢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蜡炬成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D、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时主要是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   2.(2分)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 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 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考点: 绿色化学..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根据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特点判断,其核心是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解答: 解: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符合上述第四个特点,所以正确.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符合上述第二个特点,所以正确.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符合上述第三个特点,所以正确. D、绿色化学与颜色无关,指的是环境友好化学,所以错误. 故选D. 点评: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绿色化学理念的考查,其核心是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3.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北京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 氮气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 考点: 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专题: 生活实际型. 分析: 根据污染指数项目所包括的内容进行分析就可做好此题. 解答: 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氮气不属于污染指数项目.故选A 点评: 本题从世界瞩目的“绿色奥运”入手,考查社会关心的问题,具有很好的现实性.   4.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做出结论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 阅读理解类简答题.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用磁铁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 解答: 解: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的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 故选:A. 点评: 此题是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采用过程的分析,并结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解决此题.   5.(2分)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 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B. 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 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 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根据实验室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 (2)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 (3)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滴瓶上的滴管无需清洗. (4)胶帽与玻璃滴管要结合紧密不漏气,若胶帽老化,要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