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集河小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调查研究.docVIP

苏集河小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调查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集河小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调查研究.doc

苏集河小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调查研究   摘要 结合2014年康乐县苏集河小流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从康农发水保项目实施区的现状入手,对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防治经验进行分析,然后从2014年项目建设实际做法及措施、效益等方面研究,并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效益分析;对策建议;苏集河   中图分类号 S1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264-02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了科学、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作为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康乐县苏集河小流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以下简称“康农发水保项目”)是国家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自然生态条件,将此项目工程作为切入点,实施农发水保项目有利于加强丘陵区农业基础设施,不仅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而且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1 项目背景及实施目的[1]   根据水利部、国家农发办审定的《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甘肃省实施规划(2014―2019年)》及国家下达甘肃省的投资规模和治理任务,将康乐县确定为2014―201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县;并且根据《关于做好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2014年度前期工作的通知》(甘水利水保函法2014[7号]),依据通知精神实施区域的选择,坚持重点突出、集中治理、规模治理的原则,在总规划确定的项目区内,选定苏集流域为2014年项目实施区。   康乐县2014年农发项目下达财政资金390.0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85.00万元。通过治理后,苏集河小流域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有效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减轻水土流失危害,减少泥沙下泄,减轻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促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保证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新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9.5 km2,其中坡改梯190 hm2(含田间道路16 km),营造水保林186.67 hm2,封禁573.33 hm2,布设谷坊3道,为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平台。   2 苏集河小流域现状   2.1 自然生态   苏集小流域位于康乐县西北部,海拔2 088~2 412 m,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19 mm,平均风速1.0 m/s,多年平均气温7 ℃。根据《康乐县地表水资源》分析计算,项目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2.98万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04万t,年平均径流深85 mm。耕地坡度多在5~15°之间,黄土覆盖较厚,河道左岸坡陡沟深,多为荒山荒沟,梁底较平缓;右岸坡耕地较多,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沟壑密度1.6 km/km2。土地类型主要为梁峁缓坡、梁峁陡坡、沟边陡坡、水平梯田等几种类型,以黄绵土为主,阳坡为山地黄绵土,阴坡为山地黑垆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52%~1.34%,耕地土壤贫瘠,全氮量含量在0.04%~0.31%之间,速效磷在1~40 mg/kg之间,速效钾在88~512 mg/kg之间,碱解氮在40~198 kg/kg之间,大部分土壤耕层养分缺磷少氮,但钾富余。植被类型属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由于长期的开荒垦殖,天然林分布很少,林草总面积152.96 hm2,其中,林地面积74.16 hm2,草地面积78.8 hm2,林草覆盖率72.0%。   2.2 社会经济   项目实施区涉及苏集镇的塔关、苏集、高楼子、周家沟及马寨村的部分区域,流域总面积21.3 km2,总人口9791人(其中农业人口8 831人),2 175户,人口密度460人/km2。2013年底,项目实施区农村各业总产值3 126.36万元,其中:农业2 223.22万元,林业75.07万元,牧业697.38万元,副业130.69万元。粮食总产量3 321.23 t,人均产粮376.09 kg,农业人均纯收入3 568元。   2.3 基础设施   项目实施区交通便利,村村通道路,部分道路已硬化;信息畅通;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户供电普及率100%;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群众接收教育程度和医疗服务水平有很大提高;无水利灌溉条件,属于典型的旱作物农业区。   2.4 土地利用   项目实施区现有耕地面积1 186.48 hm2,坡度多为25°以下,梯田地500.17 hm2,沟坝地3.5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