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休克”视野下的零翻译外来词对当代大学生语言使用的影响.doc
“文化休克”视野下的零翻译外来词对当代大学生语言使用的影响
摘 要 本文关注零翻译外来词对当代大学生的语言接受态度和使用习惯的影响,通过使用情感定位,将样本大学生的态度定位于文化休克理论的四阶段内,希望透视不同类大学生对于零翻译外来词的看法,对于零翻译外来词对汉语纯洁性的影响,并寻找其深层原因,为大学生正确对待使用零翻译外来词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零翻译外来词 文化休克 语言使用
中图分类号:H0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94
Impact of Zero Translation Foreign Words to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Use in Culture Shock View
XIONG Zirui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words zero on College Students accepted language influence attitudes and habits by using emotional positioning, the sample of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 positioned in the four-stage theory of culture shock, the Undergraduate different perspective hope for zero translation of foreign words view, translate foreign words for zero impact on the purit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find the underlying reason for undergraduate correct attitude toward the use of zero-translation of foreign words and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zero translation foreign words; culture shock; language use
1 研究背景
1.1 理论背景
1.1.1 “文化休克”理论
1960年,人类学家Kalvero Oberg提出了“文化休克”这一概念:“一个人初次进入异文化环境后出现的各种心理上、生理上的不适应,是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是一种有其独特征兆和医治方法的病态反应”。作为“文化休克”的理论延伸,学者又定义“在发现问题之后,找出办法克服问题,这一寻找办法的过程”为“文化适应”。至此,人类学家根据主体人的情绪变化将“文化休克”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沮丧阶段、恢复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
1.1.2 “文化休克”现象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间的各种交流日益增多。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逐渐凸显出来,文化冲突在所难免,而这种冲突有时便容易产生“文化休克”问题。它是不同文化碰撞产生的心理及生理影响,这里的“不同文化”可以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也可以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文化休克”的根源其一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其二是思维模式的差异,其三是生活习俗的差异。
1.2 现实背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大量的英语原词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了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词比如说DNA,IT, DVD。人们通常把这类未经翻译就直接拿来使用的英语原词以及纯粹音译的外来词叫零翻译词。
2014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名为《外来语滥用,不行!》的文章,对零翻译外来词的过度使用现象日趋严重的现象进行了报道。而这些零翻译外来词不仅对汉语构词法产生影响,还对汉语文化产生影响,相关部门专家对此多年来也采取各种措施抵御该现象扩散。所谓零翻译外来词,即译者不用译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零翻译词可归纳为两类: 移译词和音译词。自清末以来,汉语中来自英语的外来语的数量最大,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名、地名;称呼;饮食;服饰;科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