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引进品种筛选试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孢菇引进品种筛选试验.doc

双孢菇引进品种筛选试验   摘要:为筛选适宜湖北省种植的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品种,以湖北省主栽品种As2796为对照,进行了江苏17号、蘑加1号、英秀1号、浙农2号引进品种的筛选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品种双孢菇生物学特性指标,综合考虑不同品种双孢菇的性状,浙农2号为较优的引进品种。   关健词: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引进品种;筛选;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S64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3-3078-04   Varieties Screening from Introduced Agaricus bisporus   CHEN Quan-sheng,ZHOU Tao-ying,YANG Hui-de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gang 438002, Hubei, China)   Abstract: Using Agaricus bisporus As2793 as CK, the screen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mong Jiangsu No.17, Mojia No.1, Yingxiu No.1, Zhenong No.2 to figure out the suitable varieties of A. bisporus in Hubei province. By comparing biology character indexe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A. bisporus and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A. bisporus traits, Zhenong No.2 was found to be the elite introduced variety.   Key words: Agaricus bisporus; introduced species; screening; biology character   通过对双孢菇优良品种引进地的调查,认为江苏17号、浙农2号、英秀1号、蘑加1号等4个品种可适应湖北省的栽培条件,并且目前湖北省内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主栽品种是As2796,所以选择江苏17号、蘑加1号、英秀1号、浙农2号为引进筛选品种,与As2796对比,开展不同品种双孢菇生物学特性比较试验,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宜湖北省栽培条件的优良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双孢菇品种 江苏17号引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英秀1号引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农2号引自浙江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As2796引自湖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蘑加1号引自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验中心。   1.1.2 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去离子水定容至1 000 mL,pH自然;原种培养基:麦粒(含水量50%~55%)98%,石膏1.5%,碳酸钙0.5%,pH 6.5~7.0(灭菌后); 双孢菇培养料配方:稻草47.6%,牛粪47.6%,石膏1.2%,饼肥1.2%,尿素0.2%,过磷酸钙1.2%,石灰1.0%,培养料需进行二次发酵[1]。   1.1.3 主要设备 LRH-70生化培养箱(苏州江东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GT7C卧式灭菌锅(温州市盛田机械有限公司); NRY-200培养摇床(福州精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食用菌无菌接种箱(苏州奇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不同双孢菇品种菌丝生长测定 菌丝在斜面培养基上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势时,每天观察菌丝密度、菌丝颜色、气生菌丝量、萌发时间、满管时间。每个双孢菇品种接种15支试管,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指标的观测均为15支试管的平均值[2]。   采用PDA培养基测定菌丝生长速度,为了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在无菌操作下用打孔器打孔,再将菌种接种在直径6 cm的小培养皿中,放置在24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 d后开始测定。每个样品设3次重复,最后求平均值。   1.2.2 不同品种双孢菇菌丝体生物量比较 每瓶接入约0.5 cm2的斜面菌种2块于一级摇瓶250 mL三角瓶(装液量100 mL),120 r/min、26 ℃培养10 d后,分别定量取10 mL菌种转接于二级摇瓶(250 mL三角瓶装液量90 mL中),120 r/min、24 ℃培养7 d。将发酵液3 000 r/min离心20 mi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