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垂直打击:看起来很美.doc
垂直打击:看起来很美
即便中俄这样的军事强国,现有防空能力恐怕也会受到隐身机降作战的威胁,而美军对该能力的垄断甚至会在战术层面打破大国间军事平衡。
2011年5月1日,9?11袭击策划人、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海豹”突击队击毙。整个任务过程虽然对奥巴马做了现场直播,但其情报与战术细节仍属高度机密。不过,在2012(2013年初颁奖)奥斯卡季备受瞩目的一部电影却掀开了这次“斩首”行动的神秘面纱。在这部名为《凌晨0点30分》(国内中文片名《猎杀本?拉登》)影片的后半段,“海豹”搭乘隐身直升机超低空穿越阿巴边境山谷,隐蔽机降拉登住所的庭院内,之后“踹门”击毙世界头号恐怖份子……
垂直机降再次显示了威力,它曾经因为给陆军插上翅膀而备受宠爱,但冷战后陆军的轻型模块化转型又一度让其备受质疑。
让陆军飞起来
直升机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中国军人却最早感受到了直升机机降作战的威力。在1951年3月28日的朝鲜旺方山战斗中,美军地面攻击受挫后,用一架直升机在志愿军防御阵地侧后机降20余名武装士兵,配合正面攻击部队夺占了阵地。垂直机降作战初露峥嵘,其突然性与准确性立刻呈现出巨大的战术价值。
之后的一系列非对称局部战争进一步挖掘出直升机的潜力。想象力丰富的法国人对此贡献巨大。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法军为了给机降分队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开始在直升机上安装机枪,后来又增加了无制导火箭和机炮,并创造出“盘旋射击”战术,这便是武装直升机作战的雏形。除此之外,法军还试验运用直升机掩护机降分队着陆、展开并加入战斗的战法,完整的直升机机降战术在北非沙漠中逐渐成形。
任何先进装备与战法只有大规模运用才能体现出其革命意义。二战中德军装甲闪电战如此,越战中美军对直升机的运用更是如此。1959至1973年的越南战争被称为“直升机战争”。从越战开始,美军各部队广泛组建了由1至2个步兵营和1个陆军航空兵营组成的战术空中机动群。1965年,美军又组建了装备有434架直升机的第1骑兵师,成为世界上第一支独立机降作战部队。该师组建还不到半年就遭遇恶战,在1965年11月的德浪河谷战役中,第1骑兵师出动直升机6 000余架次,空运步兵、炮兵260个连次、物资1.3万多吨。此役也成为第一场完全由直升机向火线投送兵力的战役。
到了越战后期,美军机降作战的规模与层次都已达到空前水平。在1971年2月的印支9号公路战役中,美军动用直升机600架次,将3支团级部队先后10次机降在9号公路南北两侧的高地上,配合掩护装甲部队向西推进。这种“蛙跳”战术后来在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中均成为美军的主要机降战术手段。不仅如此,美军直升机还在越战中首次配合特种部队机降作战。1970年11月21日夜,一支由95人组成的特战分队,分乘4架直升机突袭河内以西36千米外的西山战俘营。虽然因情报失误导致垂直机降最终扑空,但该战例却首次体现出直升机+特种部队这一黄金组合的美好前景。
作为冷战时期的另一直升机超级大国,苏军在阿富汗战争中将直升机机降作战推向了另一高峰,并首次实践了直(升机)坦协同的大规模闪电突击战法。1979年12月27日晚7时,苏军集结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机场的2个空降师突然展开,迅速攻击了首都各要害部门和交通要道。与此同时,1个歼击航空兵师、3个武装直升机团、2个运输直升机团在赫拉特、马扎里沙里夫等地实施了直升机机降作战,迅速向阿指挥系统、战术要点发起突击。在直升机机降作战的密切配合下,苏军仅用7天就攻占了阿富汗所有重要城市。
阿富汗战争进入相持期后,垂直机降更成为苏军清剿作战的最主要战术。苏军通常是在游击队后方,地面部队不能到达或难以快速到达的区域实施200到300人的小规模机降。1984年4月21日,苏军在古尔班德河的马塔克塔大桥附近的一次直升机机降突击堪称此战术的完美典范。苏军首先在两个山头机降了2个连约200人,封锁住山谷出路;随后运输直升机在山谷四周持续投送部队,对游击队形成合围态势。随后苏军出动大量米-24武装直升机和苏-25攻击机,对陷入合围的游击队狂轰滥炸,予以重创,机降部队则从山谷的边缘地区驱赶游击队,将其逼入预设埋伏地带。严阵以待的伞兵战车和自行小口径高炮之后的火力覆盖彻底歼灭了这股1 500人的游击队。
越南与阿富汗战场的经验表明,当直升机与垂直机降战术被大规模运用后,传统的游击作战几乎已被逼进了死胡同。被直升机武装起来的“飞行陆军”具有比游击队更强大的机动、转场与奇袭能力,大大降低了清剿作战的难度。自苏军阿富汗战争以后,面对直升机军事大国的清剿,游击队在缺乏强大外力支持时已基本失去了独立将敌军驱逐出境的能力。
旋翼下的死亡陷阱
然而,正当垂直机降作战在冷战末期迎来巅峰时,其所暴露出的问题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