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猪原虫病的流行症状与防治.docVIP

几种常见猪原虫病的流行症状与防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几种常见猪原虫病的流行症状与防治.doc

几种常见猪原虫病的流行症状与防治   【摘 要】猪球虫病、猪弓形虫病、猪小袋虫病是日常养猪工作中较为常见的3种猪原虫病,猪只一旦感染,危害较为严重。本文就这3种常见的原虫病进行介绍,以加深大众对此类疾病的认识程度,提高养殖户主动防治猪原虫病的防患意识,进而为推进本地区养猪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养猪;原虫病;流行症状;防治   原虫种类较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其中寄生于家畜体内的就有数十种,虽说数量不是很多,但危害却极其严重。本文就几种常见的原虫病给予介绍,以加深大众对此类疾病的认识程度,进而提高养殖户主动防治猪原虫病的防患意识。   1 猪常见原虫病的流行症状与防治   1.1 猪球虫病   1.1.1 流行特点及症状   猪只误食感染性虫卵后,孢子可迅速在消化道内释出并侵入肠道细胞,经过生殖繁衍之后,形成新的虫卵。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虫卵可脱离肠道随猪粪排出,经生殖发育之后成为感染性卵囊。   染病后的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消瘦,贫血,腹泻排出土灰色、黄色胶冻状或水样稀便,粪便恶臭混有大量黏液或未消化饲料,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粪中不带血)。病猪表现为衰弱、脱水、体瘦小,一般持续4~10d,耐过猪往往体况很差,被毛粗乱,生长缓慢,重症可因严重脱水而死亡。   1.1.2 疾病预防和治疗   对于猪球虫病的预防,要从做好舍内环境卫生、严格消毒制度和维持舍内干燥清洁做起。考虑到球虫卵囊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的消毒剂对其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在日常消毒工作的开展中,最好选择火焰喷灯或者是蒸汽消毒的方法。此外,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像突然断奶、更换饲料等等)、给母猪喂服氨丙啉(可在产前两周和整个哺乳期的饲料中添加250mg/kg)等,对于预防此类疾病也大有裨益。   一旦在猪群中发现有感染球虫病的情况,临床上可选择治疗的药物有磺胺类药物、莫能菌素、氨丙啉等。无论选择哪种药物治疗,切记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不可延误治疗时机。通常情况下,氨丙啉按25~65mg1kg饲料的量添加或者是将其混入水中进行喂服,连续使用3~5d即可起到治疗的效果;磺胺二甲嘧啶可按100mg1kg体重的量添加,首次治疗量可加倍,期间每20h药物治疗1次,连续3次,可收到奇效。   1.2 猪弓形虫病   1.2.1 流行特点及症状   弓形虫的滋养体可通过口、鼻、咽等进入猪体,也可通过误食被猫粪中虫卵囊污染的水源、饲料、土壤等而感染。弓形虫侵入到猪体后,在消化液的助推作用下可迅速孵化出更多的滋养体,并经体内血液循环系统迅速侵入各个组织细胞。在急性感染阶段,可在腹腔渗出液中找到处于游离状态的滋养体。   染病症状表现为:病初体温可高达40~42℃,稽留不退,精神委靡,食欲逐渐减退至废绝,多便秘,有时下痢,呼吸困难,为腹式呼吸,每分钟呼吸60~85次,有时咳嗽、呕吐,流少量鼻液,四肢和全身肌肉强直,体表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身体下部及耳后有淤血斑或较大面积发绀,病程为10~15d。   1.2.2 疾病预防和治疗   对于猪弓形虫病的预防,首先,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舍内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尤其要严格控制猫类及其排泄物对喂养环境的污染。其次,严格消毒管理制度,对于流产胎儿和排出物要严格处理,尤其是那些死于弓形虫病的畜尸,要避免其污染环境,不能用这些病尸去饲喂家养狗、猫等肉食动物。最后,严格控制其他牲畜进入猪舍,做好灭鼠、消蚊工作,杜绝异族间的传染。   对于猪弓形虫病的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用药治疗时间过晚,即使临床症状有所消失,但此时虫体已经进入猪体组织内形成了包囊,使猪只成为潜在的传播者,达不到根治的效果。研究表明,联合使用磺胺类药物和抗菌增效剂,治疗效果较好,但首次用药药量要加倍。临床治疗可用药物有磺胺嘧啶+甲氧苄嘧啶(前者每1kg体重0.07g,后者每1kg体重0.14g,2次/d,连续使用3~5d)、磺胺嘧啶+二甲氧苄氨嘧啶(前者每1kg体重0.07g,后者每1kg体重0.012g,按照2次/d,连续使用3~5d)等。   1.3 猪小袋虫病   1.3.1 流行特点及症状   猪只误食被小袋虫包囊污染的饲料、饮用水之后,包囊在肠内被消化而转变为滋养体,滋养体在结肠的上皮细胞内进行繁殖,繁殖到形成一定坚韧囊壁包裹的包囊之后就会离开肠腔排出体外。通常情况下,小袋虫只能够在肠黏膜损伤或者是消化功能紊乱的情况下入侵肠组织,引起病变溃疡。虫体以淀粉、肠壁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等肠内容物为食料。包囊有着较强的抵抗能力,常温(18~20℃)下能存活20d。   仔猪严重感染时会引发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病猪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体温升高,拉稀或水泻,并带有黏液或血,多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