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英语存在句对比认知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满语英语存在句对比认知研究.doc

满语英语存在句对比认知研究   【摘 要】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理论,对满语和英语的存在句进行深入的比较和研究。本文指出,满语和英语存在句最大的不同在于,满语可以用存在句来表达“所有”(possession)的概念,而英语存在句则不可以。英语中严格区分的there-be结构和“主语+have+名词”结构都可以统一在满语的存在句结构当中。本文试图用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理论理论对满、英两种语言存在句的差异进行认知上的解释。   【关键词】认知;满语;存在句;对比研究   Contrastive and Cognitive Study on the Existential Sentence of Manchu and English   WANG Lei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59,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image schema,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existential sentences of Manchu and English from both contrastive and cognitive approach.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llustrate that the most striking discrepancy between Manchu and English existential sentence lies on the fact: in Manchu, existential sentence can convey the concept of “possession” whereas the English equivalent cannot. The clear-cut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re-be structure and Subject+have+N can be included into Manchu existential sentence. By means of the theory of image schem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is discrepancy of the two languages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Key words】Cognition; Manchu; Existential sentence; Contractive study   许于龙指出,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许于龙,2002:1)通过比较,研究语言间的相同点和异同点,可以达到对语言本质的理性认识。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都有存在句(Existential Sentence)这一结构,但是在各个语言中表达方式都不一样。英语中一般用there-be句型,汉语用“在+处所+有+名词”,而在满语中则是“主语+名词+位置格助词de+bi/bimbi。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表达基于人们对外界现实的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语法结构取决于人们的认知系统和语义结构。(王寅2006:23)因此,不同的语言对于相同的外界现实有着多种多样不同的表达方式,其实是和人的认知角度有很大关系的。本文就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框架内,运用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理论,对比满语和英语的存在句结构,试图揭示在语法差异背后的认知差异。   1 满语和英语存在句结构   1.1 满语存在句结构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在《满语读本》中指出满语存在句有两种基本句型,即:   A. 主语+名词+位置格助词de+存在动词bi/bimbi   B. 状语+位置格助词de+名词+存在动词bi/bimbi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1985:83)   句式A的例句如:   (1)gasha bujan i sidende bi.   鸟 林 属格助词 间+de 有 (林中有鸟。)   句式B的例句如:   (2)abka de deyere gasha bi, na de feksire gurgu bi.   天 位置格助词 飞 鸟 有 地 位置格助词 跑 兽 有   (天上有飞禽,地上有走兽。)   而句式B还可以表示所有结构:   (3)minde emu bithe bi.   我+de 一 书 有 (我有一本书。)   (4)indahūn de weihe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