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滨湖地区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初探.doc
滨湖地区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初探
一、水稻轻型栽培的概念
广义上讲就是:凡是能减轻水稻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的一切种植方式,统称水稻的轻型栽培。
二、水稻轻型栽培主要技术要点
(一)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1. 床土准备
①取土。床土最好用肥田土或坑塘土。一亩大田如按用秧盘25~28个、每个盘装土4千克算,需准备120千克土。
②晒干。将土摊开晒干至含水率在10%左右。
③粉碎。将晒干后的土进行粉碎,粉碎后的颗粒直径在2~3毫米的为床土、直径在1~2毫米的细土为盖种土。不能成粉状,粉状土易板结。
④过筛。将粉碎后的细土过筛,去掉杂物和小石块。
⑤搅拌。每300千克土加入1千克营养制剂,促使秧苗快发根;进行土壤消毒,防止早稻秧苗立枯病、青枯病的发生;调节土壤pH值在4.5~5.5。这三种要素可一次搅拌完成,但必须搅拌均匀。
⑥储藏。把处理好的营养土用编织袋装好,待来年使用。
2. 种子准备
①晒种。选种前先晒种1~2天。
②选种。用盐水或泥水选种。
③浸种。浸种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使种子吸足水分,一般含水率在25%左右。
④破胸。高温破胸就是将吸足水分的种子用50~60℃的温水浸种35分钟,然后放入38~40℃的破胸室中进行破胸(芽嘴刚刚露白)。破胸阶段要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以防高温烧芽。发芽最低温度为10~12℃,最适温度为30~32℃,最高温度为40℃,长时间超过42℃会抑制胚芽和胚根生长,导致根、芽死亡。破胸前不补水,破胸时要翻种,使种子发芽均匀。破胸后适当补水,注意通风增氧。
3. 秧盘准备
工厂化育秧最好是选择硬盘,硬盘规格为58厘米×28厘米×2.2厘米,每亩备25~28张硬盘。
4. 育秧生产
①床土厚度调试。调整排土阀门的大小,调整到张开度排出的土正好填满(平)秧盘。
②洒水量调试。调整水量不能过小或过激,水量过小,土壤含水不足;水量过激容易冲动床土不平。调整开水阀的最佳状态,使床土饱和为宜。
③播种量调试。首先确定每亩大田用种量和用盘数量,根据用种量计算每盘所需播种克数。调整排种速度至每盘所需克数为止。
④盖土量调试。一般厚度为2~3毫米。
播种整个程序完成后送进催芽室催芽。
5. 催芽
最好是使用加湿加热器蒸汽催芽,温度控制在30~36℃,每10个秧盘为1叠,每叠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使得热气能流通。一般要求在3天内完成催芽,发芽率达到90%以上。当芽达到标准后在温室条件下慢慢降温炼芽,然后运到大田大棚进行硬化,最好在早晨进行,这样可增强其适应秧田环境的能力。如果热芽下田,幼芽受到骤冷刺激,容易产生死芽。晚稻育秧出芽后移出到大田要注意早上出盘,出去之后要及时用遮阴纱遮阳,防止强光照射。
6. 苗期管理
①秧床整理。秧床1.5米宽,要做到实、平、光、直。
②秧苗管理。保持苗盘土湿润、苗叶有水珠,若禾叶出现卷叶要及时洒水,晴天温度过高时打开大棚边膜通风,傍晚盖好膜注意保温。
③秧苗要注意保湿,防止暴晒。必要时用遮阴纱遮光,一天洒2次水,分别在上午10时和下午4~5时。
④加强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为防控水稻灰飞虱传播病害,建议加盖防虫网。
7. 秧苗运送大田
①脱盘。用和秧盘一样宽的起秧铲起出后卷成筒放到运秧架上。
②筒式秧的摆放。运秧架宜做成多层架,每层只能叠放2筒,叠放多了,在运输过程因振动易折伤秧苗。
③运量。最好是10亩(250~280盘)一运。
(二)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1. 大田耕整
机插水稻采用中、小苗移栽,耕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插秧质量,要求田块平整,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泥脚深度小于30厘米,田面整洁、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水层适中。一般大田旋耕2~3遍,旋深10~15厘米。综合土壤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和无机肥。
整地后保持水层2~3天,进行适度沉实,不宜现整现插,一般砂性土质田沉实1天、黏性土质田2~3天。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后即可薄水(1~3厘米)机插。
2. 秧块准备
插秧前,宜保持秧块床土含水率在40%左右(用手指按住底土,以能够稍微按进去为宜)。
秧苗运至田头后随即卸下平放(清除田头放秧位置的石头、砖块等,防止黏在秧块上,打坏秧针),使秧苗自然舒展。应减少搬运次数,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运送过程中要有遮阳措施,避免烈日伤苗。
3. 插秧作业
①插秧前的准备。
a.插秧机准备。作业前机手须对插秧机做一次全面检查调试,各运行部件应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以确保插秧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