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语言学有“人味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样的语言学有“人味儿”

这样的语言学有“人味儿” 这样的语言学有“人味儿” 近一二十年以来,“实现中国语言学与国际语言学接轨”的口号日益响亮。但怎样接轨,却少有讨论。然而,国际语言学流派太多了,跟谁接?怎么接?即使像有人说的,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是当今主流,可是,乔氏语法理论有四次大变化,而分五期,咱们一一接去?即使其最后的“最简方案”,能否接轨?再说,乔氏的“语言”不同于索绪尔的“语言”,他的理论是在把语言假设为人脑一种机能的前提下做出的,其大前提是否成立?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语言学是抛开国学特别是告别传统语文学而遵循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方法研究汉语的产物,而且主要是遵循索绪尔语言学思想方法做研究的产物。因此,看上去中国语言学早就“与国际语言学接轨”了,为什么近一二十年以来又一天紧似一天地高喊“实现中国语言学与国际语言学接轨”呢?为此,笔者考察过去110多年的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发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撰成《中国语言学怎样与国际语言学接轨》一文,发表在《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29日学术探讨版。文章指出,接轨必须是对接;中国语言学要与国际语言学接轨,必须既有拿来也有输出。鉴于一百多年以来邯郸学步的“接轨”史,文章指出,以输出为主的接轨才能促进语言学健康发展。文章还论述了实现高层次输出亦即语言观及方法论输出的意义。然而,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实现接轨中的高层次输出呢?恰逢《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称谓分期研究——社会语言学新探》一书问世,喜得一本,捧读之,颇受启发,不揣谫陋,试述如下。   《新探》由九个子课题组成。它们分别是:晚清政治风云与相关社会称谓研究、晚清官场称谓管探、民初政治风云与相关社会称谓研究、十年内战时期社会称谓研究、抗战时期社会称谓研究、解放战争时期社会称谓研究、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政治运动与相关称谓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变革与相关社会称谓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留学潮与留学生相关称谓研究。从这些子课题名称中,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研究者是抓住20世纪的政治风云、官场乱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运动、改革开放、经济变革、留学潮等重要的社会变化因素来研究社会称谓的。这样植根具体社会背景,抓住重大事件,考察研究对象的产生、发展及变化,论从史出,论从材料来,信而有征,不留疑案,让被“语言本体研究”之游戏搞蒙了的我们顿觉醍醐灌顶,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研究原来可以如此拨云见日,如此实在!然而所以至此,骨子里还是个语言观与方法论问题。就语言观来说吧,可以断言,不管遵循索绪尔的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之说做研究,还是遵循乔姆斯基的语言是人脑一种机能之说做研究,都不可能收到如此令人折服的效果。   虽然《新探》曾经两次说它不是理论著作,但它是严格在语言与社会共变思想指导下做研究的,又是用扎扎实实的研究充分印证语言与社会共变之规律的,所以它与那些画地为牢、胶柱鼓瑟的所谓语言本体研究不同。它没有任何生搬硬套的理论方法,尽是由研究内容决定的“家法”;没有三纸无驴的“高深”,只有干净利索的单刀直入。《新探》自称“社会语言学新探”,不出索绪尔、布龙菲尔德、叶尔姆斯列夫、乔姆斯基等被中国学者念念不忘的名字及其理论可以理解,但是连社会语言学创始人威廉·拉波夫的只言片语也不讲,这在某些唯国外理论独尊的学者看来可能“不上层次”,至少算不得“与国际语言学接轨”。但它不管别人怎么看。它只想解决问题,并且认定用中国的方法完全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它独立思考,不屑于拉大旗作虎皮。它独辟蹊径,而心坚石穿,诚可谓自绣鸳鸯心裁之,易简金针度与人。如果学界同仁均以这样的底气及方式从事语言研究,与国际语言学接轨而输出中国学者的智慧,有效促进语言学简易化发展,进而走进寻常百姓家,岂不更好?语言毕竟是人的,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当今的语言学恰恰少了“人味儿”,所以不仅一般大学生难入其门,研究生也只能照猫画虎,换个学位什么的了事。这正常吗?   《新探》作为一部百万字的皇皇巨著,对从20世纪中国社会各历史时期精选出的2071个社会称谓词做了深度研究,通过揭示其内在联系和探讨其发展变化规律,令全书浑然一体,成为一篇天衣无缝的大文章。全书可圈可点者甚多,所以不同读者可能会重点推赞它的某个方面。比如,有人可能首先看上了它选题的原创性,称其慧眼识珠;有人可能首先看上了它视角的独特性,赞其技高一筹;有人可能首先看上了它视野的开阔性,随其游目骋怀;有人可能首先看上了它内容的丰富性,叹其极深研究;有人可能首先看上了它观点的新颖性,感其慧心独具;有人可能首先看上了它论议的公允性,效其不偏不倚;有人可能首先看上了它史料的典型性和确切性,论其史料学价值;有人可能首先看上了它方法的独到性和完善性,知其至巧近拙;有人可能首先看上了它行文的严谨性和简洁性,服其浑然天成;等等。是的,《新探》的

文档评论(0)

feng1964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