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源误配与我国跨地区生产率差异.doc
资源误配与我国跨地区生产率差异
摘要:利用2002~2013年我国工业企业水平的数据,采用Levinsohn and Pertrin法(简称LP半参数法)估算了我国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Olley and Pakes法(简称OP协方差法)研究资源误配与跨地区生产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地区生产率和资源误配置程度差异较大,并且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资源误配置程度较低,同时大多数地区资源误配置的程度和区域经济差距呈现收敛趋势。因此,要改善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误配置程度,政府需要在金融市场化改革、完善产业政策、降低地区边界效应,消除垄断势力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资源误配;全要素生产率;LP半参数法;地区差异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XX.XX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00-0000-00
Abstract:The paper takes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data from 2002 to 2013 as a sample and calculates the TFP of the enterprises of the 31 provinces in China and compares its regional disparities by LP semi-parametric method. Then,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thesis demonstrates the resource mis-allocation degree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through studying the productivity dispersion and the covariance (OP covariance) between enterprise share and produ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t only each region of the TFP has the difference and areas with high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the lower the resource mis-allocation degree , but also most regions have been improved constantly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parity is narrowing.
Key words: Resource mis-allocation; TFP; LP semi- parametric method;Regional differences
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不同区域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的非一致性却日益突出。经济增长实际上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绩效的提高实际上就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国家或地区贫富的差异是来源于生产率的差异。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技术的不同是引起生产率差异的重要原因。Howitt、David Sondermann认为,国家之间比较大而持续的生产率差异的原因是由生产技术缓慢的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其它国家而导致的[1,2]。除了技术效率原因以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成为影响生产率的更加重要的原因(Próchniak,2013;Andersson,2013)[3,4]。许多制度体制、政策等因素都可以导致资源误配置,从资源误配的角度来理解跨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是近十几年来经济增长研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Hsieh and Klenow(2009)分别测算了中国、美国和印度这三个国家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并推测出在制造业产业内,如果中国和印度能像美国一样将资源配置给更高生产率的企业,那么这两国的生产率分别能提高30%~50%和40%~60%[5]。聂辉华等(2011)以1999年到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为样本,采用OP协方差法来衡量中国工业的资源误配置扭曲程度。结果发现,中国三位码制造业的OP协方差仅为-0.005,这表示资源类似于随机配置,与资源最优配置的程度存在着巨大的差距[6]。杨孟禹等(2015)从要素流动的视角探讨了城乡收入差距,认为提高区域的要素配置效率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7]。柏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