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三种小檗的小檗碱含量动态变化.docVIP

青海大通三种小檗的小檗碱含量动态变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大通三种小檗的小檗碱含量动态变化.doc

青海大通三种小檗的小檗碱含量动态变化   摘要:通过采用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三颗针”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对青海省大通县3种小檗属(Berberis L.)植物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小檗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各部位中根部的含量最高;各季节中,10月份的含量最高;3个种内,直穗小檗(B. dasystachya Maxim.)的含量高于其他2个种。试验结果可为综合开发青海省小檗属植物资源、扩大小檗碱的药材来源和药用部位、合理利用野生药用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小檗;小檗碱;含量;动态变化;大通县   中图分类号:Q949.746.8(444DT)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8-2045-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8.031   Abstract: Using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berberine content in Sankezhen according to “Pharmacopoeia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berberine content in different organs of three Berberis Species in Datong county of Qinghai province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was tested. Result shows that the berberine content is the highest in root among different organs, and is the highest in October among different period. The berberine content in B. dasystachya Maxim. is higher than in the other two species. This research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Berberis resources in Qinghai, as well as for the expansion of medicinal plants resources and medicinal parts.   Key words: Berberis L.; berberine; contents; dynamic changes; Datong county   小檗属(Berberis L.)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中的大属之一,业内习称为“三颗针”[1],又名铜针刺、刺黄连、小檗等;其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喜生于高海拔山区的山坡、林缘、灌丛、沟边[2]。小檗属植物所含的小檗碱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原料,应用领域较广,在体外对抑制结肠癌、肝癌[3,4]、白血病[5]、鼻咽癌等多种癌细胞以及抗病原微生物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6,7]。青海省是小檗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有13种及1个变种,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大通、门源、循化、祁连、互助、尖扎、囊谦县等地[8]。其中鲜黄小檗(B. diaphana Maxim.)、直穗小檗(B. dasystachya Maxim.)、西北小檗(B. vernae Schneid)在省内分布范围广,资源蕴藏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海拔2 280~4 622 m,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8.1%,居青海省之首,水资源总量6.9亿m3,是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基地。其地处青藏高原,地形复杂多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试验以大通县为采样基地,通过比较3种小檗属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中不同部位的小檗碱含量差异变化,为青海省小檗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野外样品采集 分别于2013年10月、2014年5月和2014年7月在青海省大通县宝库乡拉塄沟等地进行秋季、春节和夏季采样,经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鉴定为鲜黄小檗、直穗小檗和西北小檗。样品为经自然干燥的根、茎秆和枝梢。采样点情况见表1。   1.1.2 试剂 乙腈,色谱纯,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生产;甲醇,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生产;磷酸二氢钠,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学试剂厂生产;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标准品(HPLC测得含量≥98%)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