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培育黄颡鱼种试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密度培育黄颡鱼种试验.doc

高密度培育黄颡鱼种试验 2014年7月20日至8月30日,笔者带领学生利用教学用池塘高密度培育黄颡鱼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 池塘的环境条件 池塘位于校园内,面积2亩,东西走向,长方形,光照充足,池壁四周砌挡土墙,池底平坦,淤泥厚20厘米,排灌方便。养殖用水为地下井水,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的要求。在离池塘约50米处建有1个圆柱形的蓄水池,平时用抽水机将地下井水抽到蓄水池内待用,利用水位的落差,随时向池塘供水,配备有1台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和抽水泵等渔业机械。 2. 池塘清整与消毒 放苗前,彻底清除池塘周边杂草和池内杂物,维修进、排水口,做好防洪、防逃准备工作。池内留水10厘米深,用生石灰与茶麸混合清塘,生石灰用量为50~75千克/亩,茶麸用量为40~50千克/亩。茶麸使用前打碎成小块,提前24小时浸泡,先遍施生石灰后遍施茶麸,注意要用生石灰消毒池壁四周,彻底杀灭有害生物。 3. 培养基础饵料生物 用生石灰与茶麸清塘后第二至第三天,向池塘内注水80~100厘米深,再投施经发酵的有机肥(猪粪或鸡粪)培育饵料生物(轮虫、枝角类等),用量为100~150千克/亩。水温25~32℃时,施肥后7天左右饵料生物就会培养起来,水色以黄绿色、茶色为好。施肥后注意观察水色,看是否需要追肥,同时每天用120目筛绢小抄网捞取水中的浮游动物,采用解剖镜或40倍的显微镜观察饵料生物的种类、密度,当枝角类的密度达到2~3个/毫升时就可以放苗了。 4. 鱼苗放养 ①鱼苗质量的鉴别。鱼苗质量直接影响放养成活率,体质好的鱼苗体色鲜艳、体形肥壮均匀、规格整齐,放在白盆中游动活泼。具体鉴别方法见附表。 ②鱼苗下塘前要试水。试水的目的是确定清塘药物的毒性已消失,确保放养鱼苗的安全。试水的方法是大量放苗前24小时,在池塘下风处取水1桶或安装1个小网箱,在水桶或小网箱中放入十几尾黄颡鱼苗,24小时后,如果鱼苗安然无恙,就可以大量放苗。 ③鱼苗下塘前拉“空网”。清塘后放苗前,池塘中可能会出现鱼苗的敌害生物如水蛇、水蜈蚣、蝌蚪、松藻虫等,放苗前用密网在池塘中拉2~3遍,清除敌害生物,尽量减少它们对鱼苗的危害。 ④鱼苗放养密度确定。本试验黄颡鱼苗放养规格为2厘米左右,售价为0.09元/尾,放养密度为48万尾/亩。 5. 饲养管理 ①饲料投喂。培育前期不投喂,池塘中有大量的枝角类等饵料生物可供黄颡鱼苗摄食,随着饵料生物的逐渐减少,开始投喂鳗鱼成鱼料。投喂时,在鳗鱼成鱼料中拌入维生素C加水搅拌成团块状,用细竹条编制成的结构紧密的直径40厘米、深20厘米的半球状竹篮做食台,在两条平行的塘堤间紧拉1条8号铁线(铁线距离第三条塘堤1米),在铁线上每隔3米吊挂1个竹篮于水下50厘米处,将团块状的鳗鱼成鱼料均匀地投到每个竹篮中。每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7%,每天早、中、晚各投喂1次,早、晚投喂量要大些,坚持“四定”投喂原则,每次具体投喂量可根据黄颡鱼的吃食情况、天气状况、水温及水质状况来确定,一般以1小时内吃完为准。另外,用筛绢布做成观察网沉入水下50厘米处,在喂料时放入一定量的饲料,以便于观察鱼苗的摄食和生长情况。 ②水质管理。由于放养密度大,放苗后即将池水加满,水深约180厘米,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晴天除了9~12时和17~20时不开增氧机外,其他时间都开启,阴雨和闷热无风的天气全天开机,根据水质状况适时排去部分老水、加入适量新水,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③坚持巡塘。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仔细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并记好养殖日志,及时打捞死鱼、杂物等,对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发现鱼群异常及时处理。 6. 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黄颡鱼是无鳞鱼,对很多药物敏感,用药时应注意品种与用量。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主要是出血性水肿等细菌性疾病和车轮虫病。 ①出血性水肿病的防治。患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部分头部充血,腹腔内有大量血水。治疗时可先换水50%,然后用0.3克/米3的三氯异氰尿酸溶液进行水体消毒,连用2~3天。 ②车轮虫病的防治。患鱼离群独游,往往头朝下、尾朝上悬浮于水面或侧卧于水面,或沿池边狂游,严重者导致死亡,镜检体表黏液或鳃丝发现大量车轮虫。使用0.3毫克/米3的1%阿维菌素溶液全池泼洒治疗。 二、试验结果 经过30天左右的培育,陆续将体长4~5厘米的黄颡鱼种捕捞出售,捕捞前停食1天,售价为0.13元/尾,除去鱼苗、饲料、药物、电、人工等费用,盈利2.6万元。 三、总结与分析 1. 利用面积2亩的池塘高密度培育黄颡鱼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池塘高密度培育黄颡鱼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值得同行借鉴。 2. 这次在校内进行池塘高密度培育黄颡鱼种试验,不但让学生学习了黄颡鱼种的培育技术,而且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