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课件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扶沟老年康复护理院  (抗寄生虫病药) 分享人:刘永 第一节 抗疟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氯喹——控制症状首选药。   能杀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对恶性疟有根治作用。   不足:对红细胞外期的疟原虫无效——不能作病因性预防和良性疟的根治。  氯喹的作用机制——   ①抑制DNA复制和转录,并使DNA断裂,抑制疟原虫繁殖;   ②干扰虫体内环境,抑制疟原虫的生长繁殖。    临床用于:   ①控制疟疾的急性发作和根治恶性疟;   ②阿米巴肝炎或肝脓肿——甲硝唑治疗无效或禁忌者;   ③免疫抑制作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肾病综合征。 2.青蒿素——控制症状——我国研制的首选抗疟药。    机制——通过产生自由基,破坏疟原虫的生物膜、蛋白质等最终导致虫体死亡。    对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不足——对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无效。 青蒿素临床用于: 控制间日疟和恶性疟的症状,以及耐氯喹虫株; 也用于凶险型恶性疟如脑型疟(易透过血-脑屏障)和黄疸型疟疾。    不足——   ①复发率较高。   ②疟原虫可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合用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可延缓耐药性发生 3.奎宁   ——和氯喹相似,但不良反应较多,主要用于耐氯喹的恶性疟,尤其是脑型。  4.伯氨喹——控制复发和阻止疟疾传播的首选药。    对红细胞外期及配子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不足——对红细胞内期作用较弱,对恶性疟红细胞内期无效——不能控制症状发作。 5.乙胺嘧啶——病因性预防。   对原发性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有抑制作用。   含药的血液被蚊虫吸入后,能阻止疟原虫在蚊虫体内增殖——病因性预防。    抗疟药作用及临床应用  抗疟药口诀    乙胺预防伯氨传,   氯奎青青发作管。   进入疟区怎么办,   乙胺嘧啶来防范。   控制症状用氯喹,   根治须加伯氨喹。   伯氨喹,能耐大,   防止传播和复发。 (二)典型不良反应 1.氯喹、伯氨喹、哌喹 ①常见——头晕、头痛、失眠、精神错乱、面部和唇周麻木。 ②“金鸡纳”反应(奎宁或氯喹)。主要:感官毒性——视野缩小、角膜及视网膜变性——最严重的反应——角膜及视网膜变性,常不可逆且可致失明。大剂量可致耳鸣或神经性耳聋(不可逆) ③氯喹对神经肌肉接头有直接抑制作用。 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服用伯氨喹——急性溶血性贫血——特异质反应。 2.青蒿素——腹泻、腹痛、四肢麻木、网织红细胞一过性减低。 3.乙胺嘧啶——味觉改变或丧失、舌头疼痛、烧灼感及针刺感、口腔溃疡、食道炎所致的吞咽困难、腹泻。叶酸缺乏——巨细胞贫血、白细胞减少症。 (三)禁忌证    1.妊娠期、哺乳期。    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性关节患者——禁用伯氨 (四)药物相互作用    1.氯喹+伯氨喹——根治间日疟。    2.伯氨喹不宜与其他具有溶血作用和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合用。     二、用药监护 (一)规避“金鸡纳”反应   耳鸣、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听力减退,严重者暂时性耳聋。24h内剂量大于4g时,可直接损害神经组织并收缩视网膜血管,出现视野缩小、复视、弱视等。   大剂量中毒——抑制心肌、扩张外周血管而致血压骤降、呼吸变慢变浅、发热、烦躁、谵妄等,多死于呼吸麻痹。 第二节 抗肠蠕虫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哌嗪——蛔虫和蛲虫——不良反应小,尤其适用于儿童。    机制——改变虫体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使肌细胞超极化,减少自发电位发生,使蛔虫肌肉松弛使虫体不能在肠壁附着——随粪便排出体外。  2.甲苯咪唑——首选用于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和鞭虫病。   机制——使蠕虫的体被和脑细胞中的微管消失;直接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ATP生成,使其无法生长、繁殖——死亡。尚能抑制虫卵发育,因而能控制传播。    口服难吸收(对宿主影响较小),在肠道内浓度较高(杀灭肠道寄生虫有利)。   3.阿苯达唑——蛲虫病首选。    囊虫病、包虫病亦可。    机制——与甲苯咪唑相似,高效、广谱、低毒。  4.噻嘧啶——蛔虫、蛲虫和钩虫。    机制——抑制虫体乙酰胆碱,造成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堆积,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肌张力增强,使虫体肌肉麻痹——排出体外。 5.吡喹酮——广谱。血吸虫等吸虫病,绦虫病(首选)、囊虫病。 机制—— (1)促使血吸虫虫体肌细胞膜外的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