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纪中期美国西部的淘金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纪中期美国西部的淘金潮

19纪中期美国西部的淘金潮   遍地是黄金 加利福尼亚早先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墨西哥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独立后,这块土地便归属墨西哥。1839年,一个名叫约翰·萨特的德裔瑞士人经由夏威夷来到加利福尼亚。萨特说服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总督,把美洲河和沙克缅多河交会地带5万英亩的肥沃土地出让给他。1847年秋天,萨特派木匠詹姆斯·马歇尔北上50英里,到美洲河边的萨克拉门托附近建造一家锯木厂,挖掘水道,引美洲河支流河水驱动锯木水车。 1848年1月24日,詹姆斯·马歇尔在巡视锯木水车水道时,发现了一块金黄明亮的东西,而且注意到这种东西遍布河床。马歇尔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我俯身把那耀眼的东西拣起来,仔细看了看,心脏简直要跳出来,因为我敢肯定那是金子,足足有半颗豌豆大小……”    4天之后,马歇尔骑马前往萨特堡,将黄色金属交给萨特。两人找来一本破烂的百科全书,多方对比验证,萨特确定它是金子。然而萨特非但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心生忧虑:如果真是遍地黄金,手下的工人会溜进山中淘金,缺少劳动力,自己欲建造“农业帝国”的梦想就难以实现。 最后,萨特和马歇尔定下协议,严守“美洲河附近发现金子”这一秘密。 不过消息还是传了出去,只是许多人不相信是这是真的,直到商人萨姆·布兰南宣传之后,人们才纷纷出走淘金。    萨姆·布兰南是一家小杂货店的店主,他从美洲河采来金沙样品,装在瓶子里,在圣弗朗西斯科城里向人们来回展示:“金子!金子!美洲河里的金子!”    布兰南的宣传让人们不再将信将疑,大家纷纷收拾行囊,赶往美洲河。“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停了业,海员把船只抛弃在圣弗朗西斯科湾,士兵离开了营房,仆人离开了主人,涌向金矿发现地。农民们典押田宅,拓荒者放弃开垦地,工人扔下工具,公务员离开写字台,甚至连传教士也抛弃了布道所,纷纷前往加利福尼亚。在1848年6月时,圣弗朗西斯科一半的房子已人去楼空,两家报社因排字工人离去和订户的离散而不得不停刊。”数周之内,圣弗朗西斯科城的人口从840多锐减到仅数十人。这股热潮接着席卷了圣弗朗西斯科城北部的俄勒冈和南部的墨西哥。在俄勒冈,仅1848年夏天,就有一半的成年男子,约3000多人,抛下即将收获的谷物南下加利福尼亚。与此同时,有4000多墨西哥人北上加利福尼亚。    扣动淘金潮“扳机”的布兰南不是“雷锋”,他此举并不是为了帮大家发财,而是为自己的小店创造商机。果然,自打宣传之后,布兰南杂货店里淘金用的铲子、斧子和盘子等工具价格猛涨,几天前还是20美分一个的金属盘,猛增到15美元一个。意识到将有无限商机来临的布兰南还千方百计地去筹集货源,以满足顾客们对商品的需求,进而换取大量金沙。就这样,短短9个星期,布兰南就赚了36000美元,成为圣弗朗西斯科城里最富有的人之一。   四十九淘金者    就在马歇尔发现黄金时,美国也刚刚在对墨西哥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加利福尼亚脱离墨西哥,作为一个州并入美利坚合众国只是时间问题,而当西部发现黄金的消息传到东部后,美国政府立即敏锐地意识到此事对于美国扩大地理版图的重要意义,为了支持人们赴西部淘金,使加利福尼亚地区的人口能够达到以州的名义申请加入联邦的法定数额,同时也为了有足够的金钱进行西部建设,当时的美国总统波尔克出面向将信将疑的大众证实了发现黄金一事,波尔克说:“那个地方发现大量金矿的报道非同寻常,若未经权威报道的证实,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纽约论坛报》登载了波尔克的话,该报还用极富扇动性的语言描绘西部黄金资源之丰富:地面上,黄金随处可见,就象我们大街上的泥巴一样……    《纽约论坛报》的报道让许多原本半信半疑的东部人恍然大悟,立即西进淘金。于是,数月前在圣弗朗西斯科的那一幕又在东部上演,几乎所有人都在做着去西部的打算,到处是离散分别的场面……与淘金相关的商品也水涨船高,当时,里是满的《印第安人报》上有一则药膏的广告,声称只要将该药膏涂满全身,爬上山顶,然后顺着山坡滚下来,身上就会沾满金粒。尽管这种药膏价格不菲,约5美元一瓶,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5天的工资,但仍供不应求。    怀揣着发财梦想的年轻人就这样踏上了西进之路,当时许多人的打算是:吃一年的苦,换来今后的富足,值得!由于他们在1849年动身西进,因此在美国历史中,这些人被称为:四十九淘金者。   漫漫西行路    当时,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还没有修建,摆在四十九淘金者面前的,是两条充满艰辛的旅途。走海路,就得从大西洋南下,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进入太平洋,然后北上到加利福尼亚,总路程上万公里,得在海上航行半年以上。由于路途过长,四十九淘金者事先带的干粮发霉变臭,船上储存的淡水也因放置时间太久而难以入喉,再加上海上长途旅行的单调乏味以及晕船,使得这一旅程如炼狱一般,好在有淘金发财的梦想支撑,才使四十九淘金者坚持到了终点。后来有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