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5《诗五首》教案 (新版)语文版
诗五首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
(1)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故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当儿童笑问客人的时候。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忧伤)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情? 指导朗读古诗
(3)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⑴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⑵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⑶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5、主题:《回乡偶书》通过写诗人年老回乡的感慨和见闻,表达了他深感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夜雨寄北》
1、学生齐读诗歌。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李义山诗集》。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唐代诗人。25岁时中了进士,因受到党争的牵连,屡遭排斥,没有担任过重要官职,一生穷愁潦倒。他的诗多表现个人穷愁潦倒的生活、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但他开创了诗歌上新的风格、新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他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有所发展和丰富。
这首诗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也有人说是写给友人的。
3、品味感悟。
(1)“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是谁在问谁?
是妻子在问丈夫。这样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但这问答,并非一处,是彼此相隔一方;不仅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巴山夜雨涨秋池”,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仅遥远,亦且惨淡,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2)“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4、主题:《夜雨寄北》通过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5、课堂小结。
《回乡偶书》抒写久客伤老之情。这首诗不事雕琢,言辞亲切平和,却深情表达了回乡的喜悦和对岁月流失的感伤。《夜雨寄北》(又称《夜雨寄内》),是爱情诗,表达诗人思念妻子的感情。诗人把秋雨夜景与思念家人的愁绪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淡淡的四句小诗,产生了不凡的艺术感染力。
三、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上节课学习的两首古诗。
二、《淮上与友人别》
1、诗人简介,见课文。
2、齐读全诗。
3、品析诗句:
(1)诗中第①②句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握别的时间和地点,美好的春光。在这大好的春天,朋友之间却要分手,心中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那依依袅袅的柳丝,那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
(2)诗中的“风笛”、“离亭”有什么意蕴?
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
4、主题:《淮上与友人别》通过写春天里的离别,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5、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听读诗文,划分节奏
放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可以小声跟读,注意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
2、学生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等。从体裁上可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有八句,绝句四句。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3、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掌握读诗的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初检测试题(无答案).doc
-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初检测试题 文(无答案).doc
-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初检测试题(无答案).doc
-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检测试题(无答案).doc
-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检测试题(无答案).doc
-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0《创造学思想录》(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9《捕蛇者说》(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8《与朱元思书》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7《桃花源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木兰诗》教案 (新版)语文版.doc
-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伤仲永》教案 (新版)语文版.doc
-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空城计》教案 (新版)语文版.doc
-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美猴王》教案 (新版)语文版.doc
-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作文练习——改写木兰诗教案 (新版)语文版.doc
-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写作-童年的故事教案 (新版)语文版.doc
-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心声》教案 (新版)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汉语拼音1 a o e课件1 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汉语拼音1 a o e课件2 新人教版.ppt
- (2016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汉语拼音11 ie üe er课件1 新人教版.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