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必修二教材梳理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必修教材梳理 必修二 【写作素材】 “珍爱生命” 一、文本精粹点拨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思考点拨: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我们不必纠缠而自寻烦恼,安然立命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美国作家欧?亨利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染上肺炎,生命垂危,她固执地认为窗外凋零的藤叶就是她生命的昭示,当最后一片叶子凋落时,就是她生命终结的时刻。老画家贝尔曼冒雨画出终生追求的杰作——最后一片叶子,唤起了琼珊对生命的渴望。琼珊获救了,贝尔曼却因淋雨感染了肺炎而去世。 思考点拨:①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②友情是难忘的歌曲;③人性的光辉是杰作的必备元素。 我们每天都应该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但是,当时间在我们前面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不断延伸开去,这些品质常常就会丧失。我们大多数人都把人生视为当然。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思考点拨:①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是我们的生命本质;②生命的品质在于坚持;③“感恩”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写作启示 《我与地坛(节选)》:有自传、自省、自述的意味,创作主体以真实的身份投入到作品中,坦诚地表现自己,通过讲述自己多年来的观察、感悟来讲述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最后的常春藤叶》:1.欧?亨利式的结局。小说的结局,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如:老贝尔曼看似平凡,甚至有点讨厌,但文末却让我们看到他“冒雨画上最后一片叶子”所展现出的那颗火热的爱心。2.幽默风趣的语言。渲染了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领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以启迪。如“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等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白描手法。无论是对自己内心的表白,还是对世人的规劝,都是极平常的话语,如“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热切、坦诚和真挚的劝诫。 《鸟啼》:运用拟人、象征等手法,将鸟儿人格化,把自然当人来看待。将自然人格化,是人与自然建立生命对话的有效途径。 “和平的祈祷” ―、文本精粹点拨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结束后留下的创伤。主人公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被俘,在遭受虐待和折磨之后,机智地逃出战俘营。可是当他逃归并开始平民的生活后,他才发觉亲手建起的家园已经成为废墟,而唯一的希望——儿子,也牺牲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天。他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 后的欢乐和希望”。 思考点拨:战争是摧残人类的杀手。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中主人公索科洛夫当得知自己唯一的希望——儿子,在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天牺牲的消息后,并没有一味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领养了孤儿凡尼亚,开始了他另外意义上的人生。 思考点拨:①命运由自己主宰;②不屈不挠的意志可以直面一切苦难。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通过一名德国伤兵的所见所闻所想,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惨无人道,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透过这一切,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造成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军国主义教育。 思考点拨:①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固本大计;②战争摧毁的不仅是人的肉体,更是精神。 《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记录了安妮13岁到15岁的心路历程。法西斯剥夺了她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但是无法剥夺她梦想和思考的权利,她经历着战争的种种罪恶,表达出对自由、和平的无限向往和渴望。 思考点拨:①珍惜和平岁月;②形体可以没有自由,但思想永远是自由的。 二、写作启示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1.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 叙述语言体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在叙述中,穿插抒情和议论,这些抒情和议论往往直抒胸臆,袒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的闪烁着口语的智慧。2.情节波澜起伏。如从俘虏营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在战争胜利前夕,儿子却倒在最后的枪弹下,收养凡尼亚后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了事故等等,突出表现了人物命运的不幸。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小说构思巧妙,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学生永远失去了双手……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作者很善于用内心 独白和回忆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不是回到了母校?自己到底伤在何处?自始至终描写“我”的内心活动,用无尽的痛苦和困惑感染读者。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