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计算机发展历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_计算机发展历史

我国计算机发展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古典时代: 在早期计算工具和算学理论的发明创造方面,中国曾取得极其辉煌的成就: 中国古代经典发明创造: 中国古代用阳、阴两爻构成的八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表示法 由八卦演变而来的算术罗经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近现代: 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1964年研制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71年研制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7年研制出第一台微机DJS050 1983年研制成功银河亿次机(第四代计算机) 2002年9月研制成功“深腾1800”计算机,运算速度超过1万亿次/秒 2003年12月,我国自主研发出国内最快、世界第三的10万亿次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我国计算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2)核心技术缺失(CPU制造技术,高科技材料技术,操作系统技术,高性能网络服务器技术); (3)发展体制存在缺陷; (4)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法律意识;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第三节 奠定计算机理论基础的重要人物及思想 1.3.3 图灵、图灵机及图灵测试 图灵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4岁,提出图灵机理论; 31岁,参与Colossus(二战时英国破解德国通信密码的计算机)的研制; 33岁,构思了仿真系统; 35岁,提出自动程序设计概念; 38岁,设计了“图灵测试”; 在后来还创造了一门新学科——非线性力学;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之父,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 ——阿兰·图灵(Alan Turing,1912-1954) 奠定现代计算机理论基础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3.3 图灵、图灵机及图灵测试 1、图灵测试 1950年10月,图灵发表一篇题为“计算机器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 在这篇论文里,图灵第一次提出“机器思维”的概念。他还对智能问题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给出了定义,由此提出一假想: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Turing Testing)。 奠定现代计算机理论基础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3.3 图灵、图灵机及图灵测试 2. 图灵奖 为纪念图灵对计算机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国际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于1966年开始设立图灵奖(Turing Award),这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的奖项,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 首位华人获奖者——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 首位女性获奖者——2006年图灵奖得主,法兰西斯·艾伦 姚期智 法兰西斯·艾伦 (Frances Allen) 奠定现代计算机理论基础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3.6 冯·诺伊曼及冯·诺伊曼结构 1945年6月30日,冯·诺依曼发表“101页报告”——First Draft of a Report on the EDVAC; 1946年7、8月间,冯·诺依曼又提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初探”(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 the logical design of an electronic computing instrument)。 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冯·诺伊曼 这两篇报告的综合设计思想,便是著名的“冯·诺依曼结构(von Neumann Architecture)”。报告明确指出: 采用二进制,不但数据采用二进制,指令也采用二进制; 计算机由5部分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装置; 程序由指令组成并和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按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并逐条执行,从而自动完成程序描述的处理工作。(即,“存储程序”思想) 奠定现代计算机理论基础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3.6 冯·诺伊曼及冯·诺伊曼结构 注意:ENIAC并不是基于“存储程序”工作的计算机! 第一台“存储程序”电子计算机——EDSAC,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威尔克斯主持。 下面机器是较早实现“冯·诺依曼结构”、按照“存储程序+程序控制”工作的计算机: IAS——冯·诺依曼主持 EDVAC——冯·诺依曼主持 EDSAC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