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山市中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耳针(耳穴埋豆)法
概念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相关知识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内、外、妇、儿、五官、伤科及内分泌代谢等疾病,亦可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等。
(二)禁忌症:耳廓上有湿疹、溃疡、冰疮破溃则不宜用此法;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妇女怀孕期间也应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年老体弱、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慎用。
二、注意事项
(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严防引起软骨膜炎。
(二)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酸、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三)对疲乏、饥饿、精神高度紧张者及年老体弱者的高血压病人和动脉硬化病人,要适当休息,最好取平卧位,进针手法要轻,留针时间要短。
(四)对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五)留针期间,每隔4h左右用手指按压埋针处,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三、耳穴的探查方法:
(一)肉眼观察法:观察耳廓上是否有变形、变色,如鳞屑、水泡、丘疹、硬结、软骨增生、色素沉着,以及血管的形状、颜色变异等。
(二)压痛点探查法:用探棒(或毫针柄、火柴梗、棉签)以均匀的压力,在耳廓相应部位,由中央向周围、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探压,最痛的敏感点就是要找的穴位。
(三)电测定法:采用日前常用的测定皮肤电阻的“良导点测定仪”,测定耳穴的电阻,电阻低的耳穴可通过指示灯、音响、仪表反映出来,即是要找的穴位。
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流程
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齐。 5 操作前准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针盒,皮肤消毒液,棉球,探棒,棉签,镊子,胶布,弯盘。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 6 操作流程 定穴 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 5 35 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 5 皮肤 再次核对穴位后,用皮肤消毒液擦拭。 5 皮肤消毒 再次核对穴位后,用皮肤消毒液擦拭(其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3 行针 选针后符合进针、行针方法(埋豆方法正确)。 15 观察 患者有否晕针、疼痛等不适情况。 2 起针 符合起针要求。(留针处有感染时及时处理) 5 技能熟练 操作熟练,轻巧;选穴正确,运用针刺手法正确。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计 100
二、艾条灸法
概念:
艾条灸即用桑皮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条,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
相关知识:
一、分类:艾条灸法一般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大类:
(一)悬起灸
悬起灸是将点燃一端艾条对准施灸部位,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根据操作方法可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1、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约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灸,以患者局部温热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灸5-7min,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特点是,温度较恒定和持续,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散开的作用,主要用于病痛局部灸疗。
2、回旋灸:即将点燃的艾条一端接近施灸部位,距皮肤3cm左右,左右来回移动或反复旋转熏灸,一般灸20-30min。特点是,温度呈渐凉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故对灸点远端的病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2—5cm处,似鸟雀啄米状,一上一下地进行艾灸,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一般可灸10~15min。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因此适用于灸治远湍的病痛和内脏疾病。
(二)实按灸:将点燃的艾条隔布或棉纸数层实按在穴位上,使热气透入皮肉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
二、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适应症:悬起灸适用于多种慢性病,如消化不良、贫血、低血压眩晕、失眠、肌肉劳损、关节痛和痛经、胎位不正等。实按灸适用于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等。
(二)禁忌症:凡属实热症,阴虚阳亢,邪热内炽,如咳嗽吐血、高血压、发热等均不宜施灸,头、颜面部、血管表浅部位、孕妇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