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历年高考看诗歌分题材复习教学策略.doc
从历年高考看诗歌分题材复习教学策略 【摘 要】从整体上辨明类型,把握诗作的内容,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鉴赏。各种题型的考点都集中在语言、技巧、形象和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努力熟悉一些术语:如修辞手法术语、表现手法术语、形象类、技巧类答题模式等,答题时应该围绕题干,仔细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关键词】高考;诗歌;复习教学 中国古诗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等几种类型。阅读与复习时,我们要把握诗的大致题材,从意象、情感、手法等角度加以考虑。 一、历年考题分析 综合近几年的试题,浙江卷在诗歌鉴赏的考查上有如下特点:(1)选材上灵活多变。从体裁上看,有诗,有词,从题材上看,有即事抒情诗,有咏物诗,有边塞诗等。(2)考点稳定。主要考思想内容、情感、表现手法,尤以表现手法为最。(3)题型布局先易后难。第一题分值低,难度小,多为填空,多以读懂诗歌为主要目的。第二题分值高,难度大,多是一题两考,多指向思想感情的把握和表达技巧的赏析。 纵观近五年浙江省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出现了以下题:2010年《定 林》王安石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011年《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2012年《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2013年《秦中吟? 歌舞?》(唐)白居易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的名句“ ”一脉相承。(2分)22.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2014年《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三峡吟》(南宋)徐照21、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2分)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鉴于主要考查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如从题材的角度看,总有一些题材相同、情感相近、手法相似的诗歌,各种题型的考点都集中在语言、技巧、形象和思想感情四个方面。 二、从诗歌题材看复习 首先是山水田园诗,常见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领悟情感:有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闲适自得的心情,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等。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等。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 其二是边塞军旅诗,以汉、唐为代表,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它常常借助一些意象,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去表现战争的场面和边塞的风光。这些意象有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等;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等;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边塞诗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两种,一种是怨情,一种是豪情:抒发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妻子的离恨,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边塞征战的残酷等等,如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其三是怀古咏史诗,诗题中有“怀古”、“览古”等字样,作品涉及一些史实、地名,如赤壁、金陵、汴河等。内容有:国家――国运衰微、缅怀英雄;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手法有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等。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其四是托物言志诗,采用象征和托物言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把自己的理想、人格寓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表达的情感主要有正道直行,坚贞孤傲、高洁超逸、孤傲不群、傲岸不羁、志趣高雅等。而且诗歌的题目多以物为题。尤其要注意的是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区别:“借景抒情”中所借之“景”具有临时性,一般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景,通常是多种景。所抒之情多是指热爱、愤怒、赞美、快乐、悲伤等情感。“托物言志”中所托之物一般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作者的描写多聚焦在一个主体事物中,多是形神兼备的。如崔涂的《孤雁》通过对孤雁的处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林逋的《山园小梅》尾联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雅情趣。 其五是送别怀人诗,送别怀人和抒发离愁别绪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和主题。对于这类诗歌,我们要把握诗的常见意象,如杨柳、长亭、短亭、劳劳亭、酒、月、阳关、舟、灞桥等。掌握诗的情感内容,送别怀人诗表达的情感丰富复杂,一般的情感有: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4、借送别友人表达自己的心态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这类诗常用的手法有:借景抒情、想象、虚实相生、比喻、衬托等,如《送魏十六还苏州》诗歌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