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宋代题画诗看宋诗的理趣.doc
从宋代题画诗看宋诗的理趣
[提 要]“理趣”是宋诗所具有的独特审美特征,从宋代题画诗来分析宋诗的理趣,探讨宋代题画诗中“理”的内涵和“趣”的艺术特征,并分析宋诗“理趣”的表达方式,从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艺术之理的角度解析“理”的审美内蕴,同时就宋代题画诗的创作特点对理趣的表达方式进行探索,可以对宋诗的特征进行更具针对性的阐发。
[关键词]理趣;自然之理;人生哲理;艺术之理;象征;情景交融
[作者简介]宋佳俊(1993―),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本科;黄雨芯(199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本科。(江西南昌 330031)
关于“题画诗”的界定,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孔寿山先生所说:“所谓题画诗者,是诗人或画家根据绘画的内容而起兴创作的诗歌。简言之,即根据绘画所题的诗”。实则,根据诗人创作题画诗的艺术形式,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凡是以“画”为吟咏对象的诗即谓题画诗,诗人可以直接题在画上,也可以不题在画上;狭义的题画诗即专题在画卷上的诗,以画的内容为诗的主题,并且要求诗画一体,画是诗的根基,诗是画的升华,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统一体。相比之下,广义的题画诗可供参考的诗歌数量更多,也就能较为全面的展现宋代题画诗的艺术风貌。
所谓“理趣”,即“理”与“趣”,“理”是“趣”来源,“趣”是“理”的延伸,二者密不可分且有机统一。关于“理”,一方面是指“玄理”、“理学之理”以及“禅学之理”。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文学创作中的说理或议论。至于“趣”,其审美内蕴丰富多样。如清人史震林在《华阳散稿》自序中曰:“诗文之道有四:理、事、情、景而已,理有理趣,事有事趣,情有情趣,景有景趣,趣者,生气与灵机也”,由此可知,“趣”是源于诗人内在的生命力,并于读者的审美经验中获得进一步的升华。而“理趣”一说最早则见于宋人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这里所说乃古人作诗能够穷天下之精气,状事物之理,而且趣味昂然。而后,随着西方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引入,人们对“理趣”又有了新的界定。葛晓音说:“蕴含在诗歌的感性观照和形象描写之中的哲理,便可称为之为理趣”。“理趣”源自于对平常事物的形象的描绘,而后提炼出有助于启迪人生智慧的哲理。“理趣”,即说理有趣,理中含趣。宋题画诗的“理趣”即借梅、兰、竹、菊、山水,等具化形象来传达对自然、社会、人生之理,且带给人以持久的审美体验。
一、理趣之“理”
宋题画诗涵盖内容广泛,从“理”具体所表现内容诸方面,我们可以将“理”大致分为以下三类:自然之理、人生哲理和艺术之理。即“理”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艺术审美诸方面的体现。一个“理”字即已涵盖了整个世界,由外而内的探索宇宙之妙,这正是宋诗之理的魅力所在。
1.自然之理
诗人对理的表现是具体的,理将融汇于具化的事物当中。其中最基本的“理”便是自然之理,即自然运行之法入诗,如一年四季的更替,这些寻常之理入诗而诗意盎然。从题画诗来看,对自然之理的表现颇具特色,如苏轼名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是题在慧崇的《春江晚景》上。《图画宝鉴》中称惠崇“工画鹅、鸭、鹭鸶”,然其原画已失传了,唯此名篇流传至今。如果此诗只吟画作的内容,为咏而咏,就不会流传至今。此诗从画面的直观内容入手延伸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对竹子、桃花、春江、鸭、蒌蒿、芦芽等多种景物进行白描,烘托出一派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寻常之理为突破点,即最先感受到春天温暖的是鸭子,揭示了朝夕相处的事物是最容易感受到双方变化之理。读者通过诗人的描绘很容易还原画作的原貌,但是诗歌对绘画本身的意境进行了隐性的思考,既深化了审美内蕴也揭示了自然之理,增强了诗歌柔韧性与可读性。
又如牟?t在《金南峰隐居图》“:身在山中不见山,却因远看更孱颜”近处却发现不了山中之美景,远处却能一览无余。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意。又如陈深《题王立章云山卷》“青山无古今,白云自朝昏”。以青山、白云自然变化规律,来写历史社会变迁之理,自然天成。
诗人并不是着意为文,却又在无形之中将这些自然之理显现出来。正如钱钟书先生所云:“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宋诗对理的体现即是如此,读时无感,而后意犹未尽。
2.人生哲理
对人生哲理的表现是宋诗理趣的重要方面,这既是“理”的表现内容,又是“趣”的审美方式。人生哲理即从社会的角度去体察人生在世所要明白的道理,在诗中显露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解读.pptx VIP
- [运行]-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明细.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专业解读课件.pptx VIP
- 高中数学精品讲义:三角函数的概念(五大题型).pdf VIP
- 2025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研究年度进展.pdf VIP
- 20240320可用性工程(人因设计)研究报告 空白模版.docx VIP
- GB_T 32151.14-2023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4部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pdf VIP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 兽医内科病 兽医学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