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履蚧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观察及药物防治效果研究.doc
草履蚧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观察及药物防治效果研究
摘要 草履蚧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观察及药物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草履蚧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卵等生物学特性和草履蚧的寄主、天敌及在树体上的空间分布等生态学特性的观察,在草履蚧未形成蜡质前,用触杀剂和内吸剂对草履蚧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草履蚧;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药物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76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168-01
为了准确掌握草履蚧药物防治技术,为全面防治草履蚧做好技术储备,笔者在西华县西夏镇变电所至磨台村路北迎风渠设置了草履蚧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观察及药物防治试验点。经过系统观察,在对草履蚧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有了系统了解基础上,于2013年3月8―14日进行了药物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西华县西夏镇变电所至磨台村路北迎风渠小桥东约200 m、迎风渠南侧。试验对象为草履蚧,寄生树种为多年生种林46杨,土壤类型为壤土,随机选取树体长势草履蚧发生情况一致的13株46杨作为试验树。试验药品: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40%速扑杀悬浮液(methidathion)、广州市金农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30%乙酰甲胺磷乳油(acephate)、广州市金农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4.5%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石家庄志诚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1.8%阿维菌素乳油(Avermetin Bla)。试验工具包括气压式喷雾器(家庭卫生用)、小刀、宽胶带、防疫用注射器(代替吸管)、量杯、水桶(内有纯净水)。
1.2 试验方法
对草履蚧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等特征进行系统观察,在此基础上,设药物防治试验:用胶带在选取的13株杨树树干一定高度隔离一定数量的草履蚧,配好药液(包括4.5%高效氯氰菊酯3 000倍液、2 500倍液、2 0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 500倍液、1 000倍液、500倍液,40%速扑杀悬浮液1 500倍液、1 000倍液、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 500倍液、3 000倍液、2 500倍液)后,用喷雾器对13株树上 被隔离的草履蚧喷雾,要求树干表面全部喷湿而又不流药液,以喷纯净水作对照(CK)。喷药后1 d观察1次并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草履蚧生物学特性观察
2.1.1 草履蚧的形态特征。卵:初产时白色至黄白色,即将卵化时变为鲜艳的红色。若虫:状似雌成虫,但体较小,初卵化时褐色,体表无蜡粉,随着身体的生长体表开始分泌蜡粉。蛹:草履蚧只有雄虫经过蛹的阶段,紫红色,长约6 mm,裸蛹。雌成虫:身体大,长8~12 mm,宽约6 mm,体如草鞋状,呈淡红色或红褐色,被白色蜡粉,表皮柔软,胸腹分节明显,腹部背面具气门。雄成虫:雄虫体紫红色,体长5~6 mm,具桑葚状的复眼,触角10节,羽毛状,翅初羽化时白色,翅脉红褐色,经6~8 h翅变为黑色,发达,腹部末端有4个刺状分叉[1]。
2.1.2 生活史。草履蚧在西华县1年发生1代,以位于卵囊中的土壤中越冬,卵在卵囊内呈层状排列。该虫在西华县1月下旬开始孵化,2月3日有少量已孵化的若虫在林带的向阳面开始上树,随着气温的升高,上树若虫越来越多,2月14日达出土始盛期;2月21日达出土盛期;3月17日,草履蚧出土基本结束。3月27日,始见少量草履蚧开始第1次蜕皮。3月31日草履蚧第1次蜕皮达高峰。4月7日,野外草履蚧第1次蜕皮结束。4月13日,野外观察部分草履蚧已开始第2次蜕变,并有少量草履蚧开始结茧化蛹,化蛹地点在树皮缝及土缝较隐蔽处。4月16日,2次蜕皮达高峰。4月21日,2次蜕皮基本结束。4月24日,部分草履蚧开始第3次蜕皮变成雌成虫,同时有少量的雄蚧羽化,蛹期10 d左右,草履蚧雄虫飞翔能力差,3级风即不能自由飞翔,1头雄蚧能与2头雌蚧交尾。4月26日,第3次蜕皮达高峰,同时雌雄蚧交尾也达高峰。5月3日第3次蜕皮基本结束。
2.1.3 草履蚧产卵量调查。6月15日,分别在3个固定观察点采集草履蚧卵囊,查数各卵囊内的卵粒数,草履蚧平均产卵量为114.77个。其中最大产卵量为253粒,最小产卵量为18粒。
2.2 草履蚧的生态学特性观察
2.2.1 草履蚧的寄主。据观察,草履蚧寄生有10科14种植物,它们分别是杨柳科的杨树,玄参科的泡桐,楝科的苦楝,豆科的国槐、刺槐,蔷薇科的苹果、梨、桃,十字花科的荠菜,禾本科的看麦娘,藜科的灰藜,桑科的桑树、构树,榆科的榆树。
2.2.2 草履蚧的天敌。据观察,草履蚧的天敌有2种,分别是红环瓢虫和大红瓢虫,其中又以红环瓢虫为主。红环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