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善:一个韩国慰安妇的期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玉善:一个韩国慰安妇的期待.doc

李玉善:一个韩国慰安妇的期待   战争结束至今已经70载,其他人早已获得自由和解放,但对于李玉善们来说,正义还没有到来。   对88岁的韩国“阿妈尼”李玉善来说,被日本人强拉去中国做慰安妇是她内心深处最不愿意触及的痛苦记忆,但中国也是她不得不每天都要提及的地方。在首尔郊区的“分享之家”慰安妇主题博物馆,李玉善告诉《南风窗》特约记者:“我不觉得自己可耻或丢人,因为那些大言不惭否认历史的人都没有丝毫愧疚,我们为什么要折磨自己?”   1927年,李玉善出生在韩国南部的港口城市釜山。当时,整个朝鲜半岛已经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但年幼的她搞不懂国土沦丧意味着什么。在1942年改变她命运的那一天,李玉善和平常一样走在大街上,忽然一群男人满大街抓人,他们拽着女孩子的胳膊就把她们拖进汽车,李玉善也在其中。她甚至来不及和父母说一声再见,就被匆匆送进鸭绿江另一侧的中国延边。那恐怖的一天深深蚀刻在李玉善的记忆里。那一年她才15岁,她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怎样的折磨,更想不到的是她将在中国一住就是60年。 寄身中国,养女嫌她“脏”   从1942年到1945年,李玉善被辗转送往日军在延边附近的多家慰安所。李玉善向《南风窗》回忆说,她几乎每天都被强迫向50个日军士兵提供性服务。   除了性虐待,她还得遭受毒打、威胁,被刀子割伤,现在她的左手臂上还有一条深长的切割伤痕。“因为那些毒打,我眼睛看不清了,听力受影响,牙齿也有被打掉。”   “那里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简直就是个屠宰场,我和那些无辜的姐妹们就是待宰的羔羊。”回忆起这些悲惨日子时,佝偻着背的李玉善用布满老茧的手握住我的手,空洞的眼睛直视着前方。   缓了缓之后她说:“因为实在太痛苦,太难以忍受那里的日子,我身边有很多女孩子都试图自杀,她们选择在水中淹死或者上吊自杀。”   在日军慰安所痛苦煎熬的3年,影响了李玉善的一生。由于感染了梅毒等性病,持续的注射治疗让她再也无法生育,为了保住性命,她的子宫也被割除。1945年,战争结束后重获自由的李玉善却无所适从,“我不知道我该去哪里。我身无分文,无家可归,只能流落街头。”   李玉善当时不认识回家的路,内心深处也根本不想回去,因为她的屈辱遭遇会给家人带来太大的耻辱。她说:“我宁愿留在中国,死在这里。我怎么有脸回家?我的脸上写着‘我是慰安妇’。我无颜面对我的母亲。”   幸运的是,延边是中国朝鲜族的聚居区,李玉善认识了一名刚刚丧偶的中国朝鲜族男人,很快同他结了婚,并替他照料前妻留下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决心定居中国的李玉善,很快便以中国朝鲜族的身份获得了中国国籍,但她的家庭生活并没有像获得国籍这样容易。丧失生育能力的李玉善,曾非常希望能带好这两个孩子,将其视如己出,但事与愿违,丈夫前妻留下的这两个孩子逐渐知道她的身世后,都刻意与她保持距离。尤其是女儿,嫌她“脏”而不愿意再叫她“妈妈”。女儿为了离开李玉善,甚至在上世纪80年代,从延吉(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去了朝鲜打工,从此一去不返,再无音讯。 晚年回到韩国,欲忘不能   2000年,中国丈夫因病去世后,李玉善在各方努力下终于“叶落归根”回到自己的祖国韩国,并且接受了心理治疗。   彼时,她的父母早已去世,家中的兄弟对她冷眼相待―做慰安妇的亲属太“丢人”了,他们不愿跟她有任何关系。   幸运的是,1992年成立的韩国首家慰安妇主题博物馆“分享之家”(House of Sharing)向李玉善老奶奶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家博物馆同时也是一家针对慰安妇幸存者的养老院,当年的战争受害者们可以在这里颐养天年。眼下,这里居住着13位慰安妇幸存者。   “分享之家”坐落在首尔市郊的一处偏僻乡村。尽管这里距离首尔市区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交通不便,但是每天都有参观者慕名来到这里。博物馆的主体是一栋灰色建筑,外墙上却布满了鲜艳的黄色“蝴蝶”,格外醒目。走近一看,原来上面用韩、中、日、英等多种文字写满了参观者的感受。在砖墙不显眼的一角,沉重的铁门给人以压抑的感觉。   据韩国历史学家的统计,像李玉善一样,朝鲜半岛有至少20万妇女和女孩被强迫至日军驻中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慰安所,从事“慰安妇”工作。不过能像李玉善这样“幸运在世”的还是少数。   韩国慰安妇问题对策协会从1991年开始的调查发现,韩国的慰安妇幸存者共有237名。然而到2015年初,这些人中只有53人依然健在,李玉善老人正是其中之一。到年底,又有4位老奶奶离开了人世。   韩国研究人员通过对这些幸存者的调查发现,当年被“招募”的韩国女性年龄范围从11岁~28岁,大多集中于16岁~17岁。所谓“招募”方式包括绑架、以军令胁迫、欺诈、人身买卖等。   然而,在1991年以前,韩国还没有一位慰安妇幸存者敢于公开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