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在非洲之角上空的北极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翔在非洲之角上空的北极熊.doc

飞翔在非洲之角上空的北极熊   空中战略投送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战争潜力的重要指标,拥有战略空运能力的无不是超级大国,也只有超级大国有这样的实力和气魄。谈到空中战略投送,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是气势磅礴的驼峰航线、救人于水火之中的柏林空运、海湾战争前夕的战略空运,这些奇迹的缔造者就是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然而很多人郜有意无意地遗忘了曾经的另一个超级大国――前苏联。事实上,前苏联依仗着超强的工业实力和强大组织能力,打造了一支颇具实力的战略空中投送力量,并曾导演了一系列典型的空运行动。这里介绍的是前苏联战略空中投送的得意之作――1977年11~12月支援埃塞俄比亚的空中战略输送行动。   背景   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美国深陷越战又坠入经济危机的泥潭,在全球政策上采取收缩防御策略,苏联则蒸蒸日上。“苏攻美守”的大环境下,苏联加紧对外扩张,攫取非洲成了苏联的重要一步。继50、60年代对欧洲、亚洲的争夺之后,控制非洲成了70年代苏联国策的重中之重。而控制非洲的关键,就在于控制非洲之角。非洲之角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结合部,北邻地中海,东北与阿拉伯半岛隔红海相望,如一柄匕首刺入印度洋,是控制红海、阿拉伯海的锁钥之地。苏联控制非洲之角,便于进一步向非洲西部和南部渗透,可以从南侧包围美苏争夺的战略重点――西欧,又能威胁到波斯湾一印度洋沿岸的石油运输线,还可以攫取这里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属矿藏,从欧洲、中东到波斯湾、东南亚、澳大利亚的主要贸易通道也将在苏联掌握之中。苏联在这里取得了立足点,平时它就可以对西方施加政治、经济压力,战时切断其战略交通线和石油等战略物资的供应,切断西欧经印度洋和亚洲、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从战略上孤立西欧。正如苏联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弗?索芬斯基发表电视讲话说:“非洲之角地区首先具有军事与政治经济意义。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在于它处在亚非两大洲的结合部。在波斯湾和印度洋中有许多优良的海港。而主要的还由于在这一地区有把生产石油的国家同美洲和欧洲联系起来的海上航线。”   1969年,野心勃勃的索马里独裁者――西亚德?巴雷在政变上台后,马上倒向苏联。苏联借机开始了对索马里的渗透,并以提供武器和派遣军事顾问等手段,取得了索马里“头号朋友”的称号。身为“大索马里主义”者的巴雷,在羽翼丰满后,向埃塞俄比亚南部的欧加登省、吉布提乃至肯尼亚北部提出领土要求,鼓吹“所有索马里人生活在一个家园中”。不过因为肯尼亚和吉布提分别受到英法保护,于是他把目光放到了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地区。恰好1973年传来瑞典勘探公司在欧加登地区发现大规模石油矿的消息,进一步刺激了巴雷的野心。   此时的埃塞俄比亚外忧内患。1974年,带领埃塞俄比亚人民推翻意大利侵略、德高望重的海尔?塞拉西皇帝被政变推翻并被秘密处决,以门格斯图上校为首脑的军政府上台。失去了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曾威震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军队一度陷入瘫痪。同时军政府对皇家军队进行了大清洗,空军和陆军绝大部分高级军官被集体屠杀,几乎所有的飞行员都被处死。与之相反,巴雷则通过与苏联结盟,得到了大量苏军顾问和苏制军火的支援。仅索马里空军就在一夜之间得到40架米格-21战斗机、10架伊尔28轰炸机,以至于出现“机比人多”的情况。索马里不得不花钱招募南也门、埃及和巴基斯坦飞行员来驾驶飞机。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之下,巴雷决定通过军事手段解决欧加登地区的归属问题。   1977年7月13日,索马里军队向欧加登地区的要镇戈德城发动进攻,并出动空军支援。25日,戈德城被攻陷。严重的外患使埃塞俄比亚认识到必须重新团结起来保卫欧加登。门格斯图上校及时阻止了手下人的清洗行动,并以允许埃塞俄比亚境内的犹太居民移民到以色列来换取以色列飞行员的支持,从而集中力量应对索马里军队,但仍阻挡不了索军的凌厉攻势。   情急之下,门格斯图采取了釜底抽薪之计,主动向索马里人的后台苏联示好,表示将允许苏联在埃塞俄比亚设立军事基地、驱逐美国军事代表团。埃塞俄比亚是传统的非洲强国,作为历史上唯一用武装斗争保持独立的非洲国家,它的影响力和地缘优势远超索马里。很快,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便邀请门格斯图访问莫斯科,双方随即签署了一揽子军事合作协议。苏联不仅向埃塞俄比亚提供军事顾问和武器装备,还建议古巴向埃塞俄比亚派兵,“支援埃塞俄比亚人民的革命”。苏联政府的两面三刀激怒了索马里,巴雷下令驱逐苏联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6000人。其中有1500人被驱逐出索马里后马上成为埃塞俄比亚的军事顾问。在苏联装备、人员的大力支持下,欧加登战争进入了僵持状态。苏联本想借此“不战不和”的局面同时把埃索两国玩弄于股掌之间,但门格斯图不吃这一套,他暗示苏联大使:如果苏联想两面讨好,他会毫不犹豫地脱离苏联的怀抱。为确保在埃塞俄比亚的战略利益,勃列日涅夫下令支援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