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医疗纠纷案例1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1. (手术部位错误) 某医生为一肾盂结石病人做取石手术。术前没有认真准备,也没有仔细查看X光片子和报告单,盲目地将病人送上手术台,医生凭着印象,切开了右侧肾盂,结果没有发现结石, 于是问病人哪边有结石?病人不知道,又问助手,助手也记不清,只好查看病历和X线报告单,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左肾盂结石的诊断。本例误治的原因是一种缺乏责任心的典型表现。 案例 2.(未尽告知义务) 某患者,男,36岁,因左腰部疼痛20天,于2001年3月23日11时入某县医院住院治疗。 CT检查示:双肾多发结石并左肾积水。初步诊断:双肾多发结石并左肾积水。 于3月26日上午9时在全麻下行左肾盂切开取石术。 术中取出2.2×2.0cm大小结石,然后将肾下极泥沙样结石取出,发现肾后段缺血,医方考虑为血管变异,肾后段动脉损伤所致。行血管吻合未成功,然后将患者左肾切除。 4月5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2001年4月7日患者因左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再次入医方住院治疗。 查体见患者手术切口中、后段有两处瘘口,均0.5×0.5cm大小,初步诊断:1、左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2、右肾结石。 院方给予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对症治疗,住院39天出院。 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分析认为:医方行左肾盂切开取石术时,损伤左肾动脉分支,术中采取血管吻合未成功,致左肾缺血,将左肾切除。 在行左肾切除前,未与病人或其家属签手术协议书,违反诊疗常规,存在医疗过失行为。 患者左肾切除与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结论:本病例属于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主要责任。 案例3、(输尿管支架未及时拔出) 某患者,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0天,于2003年6月5日9时入某县医院住院治疗。B超示:膀胱多发癌。 初步诊断:膀胱癌。6月17日8时30分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癌切除术, 术中切除右输尿管口,并原位移植,放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住院23天出院。 2005年2月17日患者到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 1、膀胱肿瘤术后; 2、膀胱结石; 3、膀胱腹壁瘘。 3月10日行经尿道膀胱结石激光碎石、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双“J”管取出术,住院28天好转出院。 8月24日ECT检查示:1、左肾血流灌注略差,右肾未见血流灌注;2、左肾梗阻伴积水,右肾基本无功能。 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分析认为:医方告知患者术后三个月拔除输尿管支架管,但患者复诊时, 医方了解病史不详、检查不全面,未发现双“J”管,致使长期滞留体内,存在医疗过失行为。 患者膀胱结石、腹壁瘘、右肾功能部分受损,与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结论:本病例属于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主要责任。 案例4、医生失误 患者被迫切除左肾 2007年7月30日,患者因泌尿系统结石在某医院诊治,在进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过程中,由于医生的过失导致患者输尿管内膜脱落20厘米左右,后经泌尿外科专家会诊,输尿管无法修补,最终不得已切除了左肾。 事故发生后,医院尽最大补救措施帮助患者完成左肾切除手术并进行康复治疗。 今年3月,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了初步协商,医院按照医疗事故赔偿规定起草了实际赔偿金额为约14万元的方案, 而患者却书面提出了总额达120多万元的方案,由于双方在赔偿数额上分歧太大,在多次协商后,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协议:由医院一次性补偿39万元给患者,并于协议签订当日付清。 案例5、(违规换肾患 者死亡) 2004 年12 月19 日,患者走进某医院移植中心,12 月28 日,当晚10 点手术开始,4 小时后,手术结束, 但新肾脏出现超急排斥现象。换肾手术当天即宣告失败。手术失败后,医院未将坏死的肾脏从患者体内取出。 12月30日,患者透析时发生意外,血压骤降,经抢救保住性命。 当晚进行第二次换肾手术,这距离第一次手术还不到48小时。 还是晚上11点,患者的第二次换肾手术仍以失败告终,原因还是超急排斥。追问下,患者第二次换肾前的PRA值为72.5%,比刚入院时的65%还要高,并不适合手术。 经历了两次失败的换肾手术后,患者又相继出现肺部感染、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最终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患者死亡后,患方聘请专业医学律师,很快“掌握”了医方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明显错误。将医方告上法庭。 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所对医院的医疗行为进行了鉴定,鉴定结论:医院对该PRA高敏患者未进行细胞毒检查就进行首次肾移植手术,在术前检查方面不够完善,部分违反了诊疗常规。 医院在诊断患者移植肾超急排异,PRA高敏状态下,仍未进行细胞毒检查,而进行第二次肾移植手术,有违医学诊疗常规,属医疗过错。 根据这份鉴定结论,法院认定医院的医疗行为中存在较多过错,与患者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同时医院未对患者完善术前检查,这一检查的缺失影响到了她生命的存续,后果严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