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三 第12课 前方课件 苏教版必修1
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触动,既可以让人喜极而泣,又可以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它能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是微弱而固执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蹒跚而执著的。可是它无声无息,短暂的刺痛,还没有伤口,就被异乡的声音和风景抚平。 虽然,我们早已属于他乡。在异乡人的眼里,我们早已属于这里。我们跟他们一样,操着同样的语言,追逐着同样的时尚。我们甚至比他们更像这里的主人,因为我们更关注这里的变化,小心翼翼地藏匿起外乡人的痕迹。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也许远远多于伤感。可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故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唤过的土地,又注定会在某一时刻穿透时间和空间,呼唤着我们回家。 于是,我们回家。背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经疲惫的心,一起回家。无论我们早已功成名就,还是我们正在为生计奔波,当我们踏上回家的归途,我们会有着同样的冲动和期望。也许我们需要蜷缩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也许我们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 我们回到了这里,我们和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纤细的秋雨,细碎地敲打着破旧的古筝,我们听到了久违的乡音。尘封的窗户,却打开了遥远的记忆,我们曾站在这扇窗下,梦想着外面的世界。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我们用心触摸这里的一切。在遥远的他乡,我们曾用音符去编织她;我们曾用泪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我们本来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刻意地寻求她、感受她。可是,朴素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乡愁,对于那些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他们的故 乡。我们与我们的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有那么一天,一路风尘之后,倚在故乡的门槛边,也许会伤心地告诉自己: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轻轻的一声叹息,却沉重得让人无法喘息。 我们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们甚至已经巴望着尽快离去。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被我们留在了他乡,还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归去。 可是,当车轮启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筹划起下一轮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故乡的景色还近在眼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这里?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 什么时候,对故乡的回忆里,夹杂了苦涩和痛楚,可是想起故乡时,我们还会有割舍不断的感动。也许在某一天,我们在故乡埋葬了最后一个亲人,我们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回家的感觉,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它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细腻而绵长的感觉,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 我们回家,独自一人,或者带上我们的浩浩荡荡的子孙。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 选自《人民日报》 [赏析] 在已经非常熟悉的异乡,“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就能够“呼唤着我们回家”,乡愁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一旦回到家乡,才发现自己“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已经有太多“格格不入的东西”。这样一种尴尬的处境,真实反映了当代人生存的游离感和孤独感。文章以“想家、回家、离家”为感情线索,视角独特,感情细腻而真实。 jú * * 罄 * * * * 二 解读文本精要 1.第2段“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理解句段作用] 提示:此句是本文的文眼,语言简洁,独立成段,十分醒目,极易引起读者注意。 2.阅读第3~7段,概括人为什么有离家的欲望。 [对应考点:筛选信息] 提示:第一,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而富有刺激性,它能够开阔视野,发展壮大自己,使人“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 第二,为了摆脱家的压迫与束缚,出于无奈而被迫离家。 第三,为了追求理想,寻找精神的栖息地,人们总是受着不确定的前方、未来的呼唤与鼓舞,有一种克制不住的离家探索的欲望。 3.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 [对应考点:鉴赏写作手法] 提示:这是在用动物大迁徙和人类的迁徙进行类比。目的是说明动物和人类迁徙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由物及人,人物一理。 4.第6段中“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这句话中的三个“一路”,有怎样的作用?试分析。 [对应考点:分析词语作用] 提示:三个“一路”,说明人类离家的艰辛,惟其艰辛,愈见本能之不可改变,并与后文“苦旅”遥相呼应。三个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维设计】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山地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三维设计】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三维设计】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河流地貌的发育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三维设计】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三维设计】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
- 【三维设计】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三维设计】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三维设计】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三维设计】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三维设计】201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三 第9课 想北平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
-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8课 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
- 【三维设计】(广东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配选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三维设计】(广东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配选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4课 江南的冬景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
- 【三维设计】(广东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第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配选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三维设计】(广东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第3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配选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三维设计】(广东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1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配选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8课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我为什么而活着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5.ppt
- 【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 钱配套课件 粤教版必修5.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