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熟语精华试卷.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考点之熟语(总纲) 马鞍中学 汤云 一、认识考点。 A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词语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常常需要结合上下文或一定的情境加以判断,有时甚至需要反复比较,才能作出最佳选择。这里面不仅有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更好的问题,这就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 B熟语类型 1、惯用语 【解读】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出来的,格式固定的具有一个特定意义且具有强烈修辞色彩的习惯用语。它活泼生动,通俗易懂,具有口语色彩,如“炮筒子”是指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 【注意】: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例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等。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含贬义居多。 2、谚语 【解读】谚语是人们口头上流传的通俗、简炼、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一个客观规律或反映的一个事理,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如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气象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保健谚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无不习见习用。 【注意】: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例如: 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5.众人拾柴火焰高。 谚语是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总结,其中农谚多带有地域性。 3、格言 格言是简炼而含义深刻并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它书面色彩浓厚,多来自名人名言,多从正面总结经验,作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富有哲理性,意味深长,促人警醒。 【注意】: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例如: 1.知识就是力量。 2.事实胜于雄辩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格言和谚语都是句子,但谚语是群众的集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名人语录。 4、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前语”和“后语”组成的并且只说出“前语”就能让人猜到“后语”的一种口头用语。它分两种形式,即喻意的(“前语”是一个比喻,“后语”是对“前语”的解释)和谐音的(“后语”用谐音表示意思),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飞机上挂水壶——高水瓶(平)等。在一定的场合下,使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活泼,有时还可以收到诙谐、幽默的效果。 【注意】: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 例如: 1.飞蛾扑火—— 自取灭亡 2.大海里捞针—— 无处寻 3.大路上的电杆—— 靠边站 4.腊月里的萝卜—— 冻(动)了心 5.孔子搬家—— 尽是书(输)   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喻意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谐音的歇后语,其后部分是借助音同或者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 C熟语特点 1.结构的稳定性 【解读】熟语的结构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乱加改动。如“瑕不掩玉”不可改成“玉不掩瑕”;“胸有成竹”不可改成“有竹成胸” 2.形式的独特性 【解读】熟语的形式与一般词语有别:成语多为四字格,如,毛遂自荐。惯用语多为三字格,如,敲边鼓。谚语、格言多由两个短句构成,如,人心齐,泰山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歇后语多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比喻,后半部分是释义,如,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3.表意的整体性 熟语作为“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其意义往往是一个整体,还有相当一部分经常使用的是比喻义。例如: (1)鸡蛋里头挑骨头(谚语):比喻有意挑剔。 (2)以管窥天,以蠡测海(格言):比喻所见狭小短浅。 (3)卖油娘子水梳头(谚语):比喻把自己的东西送了别人,自己要用时却没有。 (4)放空炮(惯用语):比喻说空话,不干实事。 D、题型设置 1、字音 2、字形 3、熟语(选择图 4、语言运用 5、作文 以下重点讲成语 二、具备意识 1、整体性意识 2、古汉语知识意识 3、最佳选择意识 4、方法、类型意识 三、辨析成语的方法之十看 一、从词义上辨析: 1意义的轻重 2侧重的角度 3范围的大小 二、从用法上辨析: 4适用对象 5词性、语法功能 6重复与否 7习惯用法 三、从色彩上辨析: 7语体色彩:口语和书面、谦辞和敬辞 8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从句子整体上: 9不合逻辑,事理不通 10、前后矛盾 以上特别针对近义成语的辨析。 不合逻辑,事理不通举例说明: 1、在成语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成语义和语境义的契合性,既不能违背语意逻辑,也不能违背事理逻辑,否则就会造成逻辑上的相悖。例如: 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误用分析:“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