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髓型颈椎病与颈椎结核 颈椎病的主要分类 颈型 神经根型 脊髓型 椎动脉型 交感神经型 其他型 脊髓型颈椎病概述 主要压迫或刺激脊髓及伴行血管 而出现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 射与排便功能障碍,故称之为脊髓型颈椎病。 发病机制 先天性因素 ? 动力性因素 ? 机械性因素 ? 血管性因素 症状体征 1.锥体束征 ? 2.肢体麻木 ? 3.反射障碍 4.自主神经症状 ? 5.排便、排尿功能障碍 6.屈颈试验 ? 锥体束征 锥体束在髓内的排列顺序,从内及外依序为颈、上肢、胸、腰、下肢及骶部的神经纤维,视其受累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中央型(上肢型):是锥体束深部先被累及,因该神经纤维束靠近中央管处,故又称为中央型。症状先从上肢开始,之后方波及下肢。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由于沟动脉受压或遭受刺激所致,如一侧受压,表现为一侧症状;双侧受压,则出现双侧症状。 周围型(下肢型):指压力先作用于锥体束表面,使下肢先出现症状。当压力持续增加波及深部纤维时,则症状延及上肢,但其程度仍以下肢为重。其发生机制主要是椎管前方骨赘或脱出的髓核对硬膜囊前壁直接压迫的结果。 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即上、下肢同时发病者,主要是由于脊髓前中央动脉受累所引起,通过影响该血管的支配区造成脊髓前部缺血而产生症状。 诊断依据 脊髓受压表现 影像学检查 除外其他疾患 其他 如腰穿、肌电图及诱发电位 治 疗 颈椎结核 概 述 在颈椎炎症性疾患中颈椎结核最为常见。脊柱结核在骨与关节结核发病率中居于首位,占40%~50%。脊柱结核发生于颈椎者较为少见,仅占2.2%~6.3% 病因病理及分型 颈椎结核和其他骨与关节结核一样是一种继发病变,即全身结核病的局部表现,原发灶多在肺部,少数在淋巴结、消化系和泌尿生殖系等。 根据病灶的发生部位不同而将椎体结核分成三种类型: 边缘型 中心型 骨膜下型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 颈部僵硬 全身症状 患者常有全身不适、倦怠乏力、食欲减退、身体消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脉率加快、心慌、心悸和月经不调等轻度中毒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脓肿发生混合感染可出现高热。儿童患者发热可能比较明显,常有性情急躁,不喜玩耍,抱时啼哭和夜间惊叫现象。大部分患者有营养不良及贫血。患者若合并有肺结核,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或呼吸困难。合并有泌尿系统结核,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等症状。 局部症状 颈部轻微持续性钝痛,后伸则加剧,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可减轻。夜间痛不明显,患者多能较好地睡眠,这与恶性肿瘤不同。病变加重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后疼痛可向肩部、上肢或枕后放射。患部棘突有压痛和叩击痛。 颈部僵硬 各方向的运动都受限制,低头视物连同躯干一同转动,多由于疼痛后病椎周围肌群的保护性痉挛所致。有些患者常有斜颈畸形;部分患者头前倾、颈短缩、喜用双手托住下颌部以免在行动中加剧疼痛。此亦称拉斯特征。寰枢椎关节负责头部旋转活动,该关节受累后头部旋转功能大部分消失。后凸畸形多不明显,多为生理曲度变平。 有些患者颈前脓肿形成,可出现咽部不适感,发音声调改变,睡眠时鼾声大作,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少数患者自口腔吐出脓汁、死骨片和干酪样物质,系咽后脓肿或食管后脓肿破溃穿入咽腔或食管所致。 检 查 1.X线平片 包括胸部X线片和颈椎X线片。 2.计算机体层摄影(CT) 3.磁共振成像(MRI) 4.放射性核素扫描 5.超声波检查 6.辅助检查 7.结核菌素试验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的诊断应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种症状和体征都很明显,影像学检查也很典型时,诊断一般无困难,确诊还需依靠细菌学和病理学检查。 颈椎化脓性骨髓炎 颈椎肿瘤 自发性寰枢椎关节脱位 颈椎病 治 疗 一般治疗 局部制动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预 后 术后一般需卧硬板床休息。儿童患者可石膏制动。一般需1个月左右,最好经X线检查,证明患者的病灶已稳定。植骨已融合,血沉已恢复正常时,才允许其下地活动。下地活动时须颈托或支架保护,一般要维持保护10~16周。术后应继续使用抗痨药物,并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病灶稳定程度制定合适的化疗方案和用药时间。为了防止感染,手术后可加抗感染药物7~10天。加强营养和全身支持治疗。每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血沉和X线片以了解病灶愈合和病变稳定情况。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功能锻炼。经过各项治疗处理颈椎结核患者有很高的治愈率,约有95%。 预 防 颈椎结核的预防,首先要彻底治疗原发病,预防结核菌由原发灶扩散到颈椎部位,或使已扩散到颈椎部位的结核菌迅速被消灭,不再发展成为病灶。对于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