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缭绕的水货雪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烟雾缭绕的水货雪茄.doc

烟雾缭绕的水货雪茄 古巴雪茄,手工制作,奢华生活,品质尊享……打开网络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雪茄”,一连串“雪茄专卖”网页纷纷弹出,品种繁多的雪茄烟一盒少则两三百元,一万多元也不足为奇。这些打着正品旗号的雪茄到底从何而来?经营资质有无保证?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多起网上非法贩卖雪茄案件,对六名未经烟草专卖主管部门许可,非法批发、零售雪茄的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非法经营罪批准逮捕,涉案金额近百万元。至此,一个非法贩卖雪茄的无形网络被揭开了神秘“面纱”。 雪茄网销模式一应俱全 1988年出生的孙琦,2009年便来到上海打工,跟着老板做茶叶生意。为了提高业务量,孙琦经常给客户送红酒、雪茄以拉拢关系。久而久之,孙琦也摸到了规律,发现客户们很喜欢雪茄,于是她灵机一动,就想到可以自己进货,边卖茶叶边卖烟草,提高收入。但是,正常途径办理烟草专卖许可,手续繁琐,而且管理严格。孙琦便走起了所谓的“捷径”――网上销售。 2013年,孙琦花钱让网络公司建立了销售雪茄烟的专业网站,并将“上海雪茄专卖”作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予以优化体现。网站上产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设置了不同国家、品牌的雪茄分类,并将市场价与自己的优惠售价予以对比,“正品”、“进口”、“5折”等字样,着实吸引了不少顾客。 孙琦还专门印制了名片,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以便客户联系。但是,她并没有运用自己的银行账号,而是使用了别人的名字和账号。孙琦说:“一方面体现正规性,感觉公司比较大,有专门的财务。另一方面不泄露真实身份,毕竟做这事儿,自己也有点心虚。” 就在这大张旗鼓网上销售、冒名顶替转账收钱的过程中,孙琦累计购进高希霸、罗密欧等品牌雪茄达20余万元用于出售,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网站销售并不稀奇,还有依托电商自己开网店,借助即时通讯工具推广贩卖的行为。”静安检察院经审查发现,像孙琦这样的通过网络非法销售雪茄的案件并非个例。 周思也是一名80后,为了经营雪茄,不仅以每月600元的价格请网络公司帮其维护网站,还在淘宝网开设网店,使用旺旺等工具与客户交流,并且运用微信朋友圈等推荐雪茄,可谓是全方位发展。 周思还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经,他根据买家是否为上海本地客户而采取不同的收款、发货方式:上海本地买家亲自上门送货,当场收取现金销售款;外地买家则通过支付宝等方式转账付款,运用快递寄送雪茄。“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认识更多的客户,拓展业务。” 那么究竟谁会成为他们的客户群呢?静安检察院经审查发现,在购买雪茄的客户中,以个人居多,也有部分企业客户。王先生就是一名雪茄爱好者,从2012年起他便开始从网上购买雪茄。他添加了犯罪嫌疑人QQ后,便将自己需要的品牌和型号告知对方。他一共购买了10余次,都是为了自己抽或者送人。今年9月,他购买了两盒蒙特限量版,每盒15支,成交价2.2万元。对于企业客户提出的开发票的要求,犯罪嫌疑人也会想方设法予以满足。 89年小伙玩转雪茄市场 令检察官不解的是,我国长期对烟草行业实行专营专卖管理,对进口烟更加是严格控制。目前国内允许进口数量、品种较少的雪茄烟,而这些网上销售的商家根本没有资质。看来,这些名牌雪茄来路不明,肯定有问题! 经过深入调查,一名神秘男子进入检察官视野。检察官发现孙琦、周思、周翼、周潮、李晟等五名犯罪嫌疑人的进货来源竟然出奇地一致,是广东深圳的一名李姓男子。 据43岁的周翼说,自己和妻子程涵来上海打工七年多了,自己平时从事房产中介工作,妻子没有固定工作。于是从2007年起,程涵开始在地铁出口摆摊卖香烟杂货。2013年下半年,周翼为了让妻子多赚钱,开始在她的烟摊上销售雪茄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周翼认识了一名来自深圳姓李的男青年。周翼还记得,当时小李告诉他:“深圳那里雪茄比上海便宜!”周翼追问:“正不正宗啊?”“绝对正宗!这是从‘外面’进的货,放心!”小李神秘地压低了声音回答,还留了卖雪茄的网站给周翼,于是周翼就对照网上的品相,打电话和小李联系订货。 周翼先了解客户需求,再让小李从深圳发货,快递至上海,从中赚取约10%的差价。周翼和程涵向外发货雪茄共60余次、重量共计100余公斤。警方将周翼抓获时,还从他家中的柜子、壁橱内发现并扣押了尚未出售的香烟、少量雪茄等烟草制品。 那么,这位姓李的男子究竟是什么人?他的雪茄烟又是从何而来呢? 经调查,这名深圳男子并不姓李,而叫方淼,为了掩盖身份,故意用假名与外界交易。犯罪嫌疑人方淼年仅25岁,销售网络却已是遍布全国。 据调查,方淼没有正当职业,也没有成家,与阿姨、姨夫同住深圳。他结识了一些走私“水客”后,便开始从事雪茄买卖生意。他让“水客”从澳门带各种品牌、型号的雪茄入关,一般进入珠海,然后在珠海叫快递把雪茄发到深圳,每次进货量在万元左右。 方淼没有仓库,都是采取“即到即销”的模式。从“水客”那里拿货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