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棉区分布 苘麻 通称青麻、野苎麻、八角乌、孔麻 织物样品 化学性质 (2)碱 稀碱溶液在常温下处理棉纤维不发生破坏作用,但会使纤维膨化。 无氧存在的情况下,能长时间耐受较浓碱液处理 有氧存在,会生成氧化纤维素,损伤纤维 煮炼、丝光 应用 棉织物丝光 苎麻织物半丝光 纤维素纤维染整处理中,多在碱性环境中。 丝光 条件:在氢氧化钠(18%-25%)溶液并拉伸 形态变化: 胞壁:横向膨化,变厚 形状:腰圆→近椭圆形 天然转曲:80%→14.5% 光泽变化:呈现丝一般光泽。 内部结构:纤维素I→纤维素II 其他性能 强力提高; 染色性和吸湿性增强。 液氨也有同样的作用 化学性质 (3)耐氧化性 可能会出现葡萄糖基环拆开和苷键的断裂 (4)成酯、成醚反应 羧甲基纤维素CMC 羟乙基纤维素 作业题 1. 简述纺织纤维主要类别。根据自己的服装等纺织品,举5个以上纺织品的纤维构成及比例。并对纤维进行归类。 2. 简述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纵向、横截面的形态特征。 3. 简述棉纤维长度及其分布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 4. 简述棉纤维细度及其分布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 作业题 5. 棉纤维成熟度与纺纱工艺及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 6. 简述中国细绒棉品质检验指标。 7. 简述原棉标志的含义。 8. 简述麻纤维的分类方法。 9. 棉纤维成熟度如何测试和评定 三、麻 麻纤维分类 共同特征 组成成分相似: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其他成分构成,纤维素占大部分 与棉相比:多数麻单细胞细度与棉相近,但长度明显偏短。 除苎麻外,均采用工艺纤维纺纱。 工艺纤维:多个单细胞纤维由细胞间质粘合成的纤维束。 亚麻:工艺30~90cm,单1~2.6cm 蕉麻:工艺10~30cmm,单0.6~0.7cm 菠萝叶:工艺10~90cm,单0.3~0.8mm 共同特征 麻纤维比棉粗硬,易引起刺痒 强度高、变形能力小,纤维以挺爽为特征。 弹性差,织物易起皱、悬垂性较差。 吸放湿性能好 具有中腔,纤维表面有许多细孔与中腔相连 表面积大 吸湿性较好,回潮率为7%~8%。 放湿速度快 苎麻织物3.5h可阴干 大多具有抗菌性 亚麻水——二战消毒 1. 苎麻纤维 “中国草”——两湖、四川一带 我国的苎麻一年可收获3次:头麻、二麻和三麻。 头麻生长约90天,品质居中 二麻生长约50天,品质最好 三麻生长约70天,在9月下旬至10月收割,品质最差 形态特征 截面 腰圆形或跑道形,有中腔,胞壁有辐射状裂纹; 纵向 表面较平滑,呈圆筒形或扁平带状,有明显的纵向条纹且有横节。 1.1 苎麻纤维的性能 (1) 长度 单纤维长度较长→单纤维纺纱。 长度变异系数80%→纺纱工艺和成品质量 →精梳工艺→ 50% 长度:二麻,头麻、三麻 短纤维率( 45mm):二麻,头麻、三麻 测定:梳片式长度分析仪法和排图法。 苎麻纤维的性能 (2)细度 平均线密度在0.5~0.67tex之间→优良 影响可纺性 纤维细度值越小,可纺纱的线密度越小,成纱质量越好。 测定:中段切断称重法。 纤维长度与细度的关系 负相关:纤维越长,纤维越粗。 苎麻纤维的性能 (3)机械性质 强度:常见天然纤维中最大的,模量最高。 强力一般在20--30cN,湿强较干强高20%--30%。 伸长率低,约3.77% 弹性回复性能差,断裂功小 纤维硬挺、刚性大,抱合力差,不易捻合,纱线毛羽较多 织物折皱回复能力差,不耐磨 1.2 苎麻纤维的初步加工 剥皮、刮青、脱胶 化学脱胶流程 选麻→浸酸→碱液煮炼→打纤→浸酸→ 脱水→ 给油→脱水烘燥→精干麻 2.亚麻纤维(Flax) 东欧和西欧,苏联最高 黑龙江、吉林(纤维用) 内蒙古、西北和华北(油纤用) 胡麻 织物Linen 2.1 亚麻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 截面:呈不规则的多角形,有空腔 纵向:表面有条纹,且在某些部位有横节 2.2 亚麻纤维的初步加工 选茎束捆 浸 渍 养 生 碎 茎 打 麻 打成麻 亚麻原茎 雨水和露水自然浸渍(20~30天) 池塘和湖泊(7~25天) 温水(32~35℃,40~60h) 嫌氧空气沤麻法(20~30h) 2.3 亚麻工艺纤维的性能与检验 1. 打成麻的线密度 较细 单纤维一般为0.17~0.33tex 打成麻平均为1.43~3.33tex(10~20根单纤)。 2.打成麻的长度 单纤维长度短(10~26mm) 纤维长度变异系数大 工艺纤维(300~900mm) 测定:排图法或分组称重法 亚麻工艺纤维的性能与检验 3.亚麻纤维的强度 强度较高,24--32CN/tex,变异系数为5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基因表达调控.ppt
- 3月28建筑立面设计1.ppt
- 3章胶带输送机.ppt
- 4第四章距离测量ok.ppt
- 4现代测量学第四章角度测量.ppt
- 5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六版第五章.ppt
- 6-WO104C1WCDMA无线网络规划站点勘查-71.ppt
- 6仓库规划与设计.ppt
- 07数字高程模型.ppt
- 7第七讲-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2007.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