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物界的“艺术大师”们.doc
                    动物界的“艺术大师”们
 
   在700万年前,人类才与正式『分家』。尽管一直以来,高级进阶后的人类始终认为,自己独有的特质是动物所无法企及的,其中以艺术最为高贵,它就像说话的能力一样,将人超越于动物之上,为人、兽之分立下了明确的界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理论似乎却越来越站不住脚,一些动物在自己的领域里正进行着或人或小的创作,无论初衷如何,这样的行为其实是以证实了它们与人类之间,似乎不再有那不可跨越的鸿沟。 
 
  人类近亲猩猩的艺术灵性 
  与人类的遗传基因相似度高达98%的黑猩猩,率先证明了这一点,显示出最原始的艺术创造能力。灵长类的动物,例如大猩猩、红毛猩猩、黑猩猩、猴子等,都分别精通不同的绘画媒介,包括画笔、手指、铅笔、粉笔、蜡笔等。例如,一个名叫刚果的黑猩猩,出生于1954年,2到4岁时创作了400多幅画,还与伙伴贝慈一起,于1957年在伦敦现代艺术馆开过一次“双猿展”。次年,刚果在伦敦又开了一次“个展”,它们用这种人类艺术家惯用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成功,更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的画作全部都卖了出去。而在2005年,伦敦伯罕斯拍卖行公开拍卖刚果的一幅遗作,最终以高于1.44万英镑(约合2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据说,就连艺术大师毕加索的画室中也曾挂着它的佳作。这样一想,你似乎会发现这些猩猩好像比某些人类艺术家还要成功。而另一些猿类的画,虽然并没有达到“开个展”的惊艳程度,但也还是神秘地混入了人类艺术家的展览中,让许多不明情况的评论家惊艳不已,赞誉有加。 
  同样不明情况的儿童心理学家,曾受邀欣赏巴尔的摩动物园黑猩猩的画,并请他们据此诊断画家的心理问题。一幅3岁雄性黑猩猩画的画,心理学家认为是一名七八岁男孩画的,并且认为他有偏执倾向。两幅同一头1岁雌性黑猩猩的画,则被认为是两名10岁少女画的,一幅反映女孩是精神分裂患者,极富暴力倾向;另一幅则反映女孩有偏执倾向,并强烈地认同父亲。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些心理学家理所当然地将创作者认为是“人类”,好在性别都搞对了,搞错的只不过是物种而已。但也恰恰是因为这样,才让评估显得尤为真实,也让我们不禁惊叹道:猿类――这个与我们有着亲近演化关系的物种,还真的在思想或潜意识中与人类保持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萌萌的大象也能搞创作? 
  美国著名抽象表现派画家威廉?德?库宁(xNillem de Kooning)曾对西莉的作品赞不绝口:“它们才华横溢,果决自信又富创意。”而抽象表现派的权威杰罗姆?威特金(Jerome Witkin)的评价则更高:“这些画看起来自信、沉稳又有力量,感情充沛却收放得宜,太不可思议了!”他称赞西莉善于营造虚实对比,五项布局浑成。他虽只见其画,未见其人,却正确地猜出了画家是位女性,而且对东亚书道颇有心得,但是令威特金没想到的是,这位“画家”其实是一头身高2.4米、体重4吨的亚洲象。 
  如果你认为西莉只是大象中的“天才”,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人们发现野地大象偶尔会以象鼻在沙尘上做出绘画的动作,而它们所创作的画有时也深受市场的欢迎。例如卡罗尔的画作,就经常被挂在许多医生、律师的办公室。它也是一头母象,卖出过几十幅画,有的甚至卖到了500美元。 
  不过由于大象与人类并没有亲近的演化关系,所以对于野生大象作画的意义,我们也许并没有办法做出很好的诠释,最显而易见的答案应该就是为了获得自我满足。而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也很难有机会与野地大象进行“亲密接触”,于是聪明的人类开始在动物园中对大象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到这一“绝技”。因此近年来的泰国游中,“大象观光”就成为了游客们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 
  当然,这些被俘获的,圈养的大象并不会无缘无故的成为绘画奇才。从两岁起,它们就要与母亲分离,跟着象夫一起生活训练,学习命令,表演技能,以及最重要的:开始作画。泰国的Maesa大象基地创办于1976年,且首创了“大象作画”这一项目。据Maesa介绍,一般来说小象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来学习把刷子挂在自己的鼻子上,起先它们都显得不情愿,但是不久它们都能学会了。而一旦掌握了第一步技能,小象们就要开始准备往白纸上作画,例如成功画出一个斑点,或漂亮的横线等。 
  然而,现实真是这样么?事实上,大象需要忍受数月的肉身虐打才能够学会抓住刷子,画出简单的图案,例如:直线、小花,或是小树等。但即便学会了这些,大象也绝对称不上是“艺术家”,英国著名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经过观察,揭秘了大象作画的秘密,打破了大象依靠自身聪明才智作画的“神话”。他发现在表演正式开始前,大象会先站在画架前,由驯象师将画笔蘸好颜料,轻轻插在象鼻前端。表演开始后,驯象师站在象头一侧,专注地观察大象画出的每个线条,而在画笔颜料用完后,驯象师则会为大象换上另一支笔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