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元霸权从这里诞生.doc
美元霸权从这里诞生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经济治理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前身)依然在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危机救助、减贫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存在种种弊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确立的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权没有动摇。 新罕布什尔州位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它是美国最早独立的13个州之一,但是近百年来在美国历史上鲜有留下浓墨重彩,唯有七十多年前在这里举行的一场国际会议让它的名字再次进入历史的视野。 从新罕布什尔州府康科德市出发沿着93号公路一路向北,花岗岩山脉和松林交替占据着视线,一个多小时后就进入了白山国家森林公园。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700多名代表在公园里的布雷顿森林镇上召开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批准成立战后三大国际金融机构,确立了美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绝对主导权,构建了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秩序。 避暑胜地里的“黄金室” 会议的举办地华盛顿山饭店建于1902年,上个世纪初是新英格兰地区上流社会人士的避暑胜地。白色的西班牙文艺复兴风格建筑配上红色的八角塔楼,掩映在美东第一高峰华盛顿山初春的残雪中,具有天然的童话气质,却又因布雷顿森林会议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时过境迁,历经了一个多世纪岁月洗礼的华盛顿山饭店几经翻新,仍然是美国东部居民度假的挚爱。布雷顿森林会议旧址位于酒店一层,包括一个由大宴会厅改造的全会会议厅以及当年各国代表签署同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小会议室――“黄金室”。 如今,“黄金室”被永久保护起来。它依然保持着70多年前的格局,屋子中央摆放着签字的大圆桌和14把签字椅,墙上挂着多张会议期间的黑白纪实照片以及刻有主要参与国首席谈判代表的铭牌。 饭店每天都会定点组织几场参观活动,由专业讲解员介绍酒店和会议历史。新罕布什尔大学教授卡尔?林德布雷德是饭店聘请的客座讲解员。他每隔两周在饭店举行一次讲座,专门介绍布雷顿森林会议的来龙去脉。 卡尔告诉记者,访客多为酒店住宿的客人,普通美国人对国际事物的兴趣和了解都比较有限,因此大多数访客并不知道酒店还隐匿着这样一段历史往事。反倒是欧洲游客对这段历史更感兴趣,英国正是在这里将国际金融体系的统治权“移交”给美国。 饭店里的英美对决 1944年7月1日――诺曼底登陆的三周后,44个同盟国的700多名代表在新泽西州的大西洋城举行了十几天的预备会之后,乘坐“通天塔”号机车到达布雷顿森林镇的费布岩火车站,在华盛顿山饭店又召开了三周会议,敲定国际经济治理新秩序的最后方案。 虽然参会国多达44个,但是会议的核心成果基本是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达成,这也让布雷顿森林会议成为英美争夺国际货币安排主导权的一场较量。 美方方案的主要设计者是美国财政部部长助理哈里?怀特。他敏锐地觉察到战后美国可能承担的历史使命,为此他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建立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秩序的方案:建立“国际稳定基金”,在国际收支短期失衡时为有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从而恢复固定汇率、取消汇兑管制和歧视性安排;建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提供贷款帮助遭受战争创伤的国家迅速恢复经济,支持穷国发展生产。 英方由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提议成立“国际清算联盟”,设立名为“班科”的超国家主权货币,前者使用后者在各国央行间对国际收支余额进行多边清算,并以透支的方式为各国在战后恢复贸易提供启动资金。该方案有利于英国在耗尽黄金储备的条件下延续英镑的地位,同时削弱美元和美国黄金储备的影响力。 经过激烈地交锋,英美最终达成以“怀特计划”为蓝本的协议,美国成功地利用债权国优势地位和英国濒临破产的局面获得了攫取经济霸权的工具。 布雷顿森林会议既是英美两个国家的较量,更是凯恩斯和怀特两个人对决的舞台。凯恩斯成长于学术世家,早年便在学术界平步青云。怀特大器晚成,40多岁才开始在美国政坛成就一番气候。谈判中,怀特寸步不让,凯恩斯因为考虑到他是罗斯福政府中支持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人物,也不得不与他交好。 怀特与苏联特工的关联也给布雷顿森林蒙上了另一层愈发悲壮而萧瑟的理想主义迷雾。联邦调查局发现,他从上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将谈判细节透露给苏联人。而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笃信苏联的社会主义实验一定会成功,他希望美国和苏联组成强大联盟,共同创建新的世界秩序。为此,怀特没能当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首任总裁。就在赴华盛顿接受国会质询后返回自己位于新罕布什尔的农场当晚,怀特突发心脏病辞世。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今天的华盛顿山饭店还能依稀找到中国当年参加会议的身影。“黄金室”的墙上悬挂着刻有主要参与国代表的名字和他们所住房间号的铭牌,中国代表团团长、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的名字赫然在列。中国代表团正式成员共32人,规模仅次于东道主美国,多于苏联和英国。 中国驻IMF执董金中夏曾撰文指出,当时中国代表团以“维护我国国际地位,推动国际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