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大西洋上的潜艇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战时大西洋上的潜艇战.doc

二战时大西洋上的潜艇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派出大量潜艇,在大西洋上伏击向英国运输物资的商船。为保护这条生死攸关的海上补给线,英美海军联手组建护航编队。双方围绕破交与反破交展开激战。最终,德军战败。这场胜利的意义在于,不仅使得英国的抵抗得以继续,还为盟军之后封锁德国及登陆非洲和欧洲扫清了海上障碍。   德国潜艇开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欧洲全面战争爆发。英国随后对德宣战。德国海军潜艇司令卡尔?邓尼茨向希特勒提出建议:采取无限制潜艇战,击沉一切往来的英国船只。   不过,希特勒否决了他的这一提议。倒不是说希特勒有多仁慈,或者是因为3年前德国在《伦敦潜艇协议》上签过字,而是因为希特勒认为国内那几艘区区几百吨的潜艇在他的战略中并不能发挥多大作用。二战初期,德国海军的潜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只能用寒碜来形容,当时能打仗的潜艇总共只有46艘,其中,22艘500吨的可用于大西洋作战,剩余的24艘250吨左右的都只能在近海逡巡。除了数量不足,德国潜艇当时还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需要远距离航行。从德国的汉堡、威廉港和科尔基地出发,穿过北海,到达苏格兰的奥克尼群岛要近千公里。即使以500吨吨位的潜艇来参与,也无法保证在大西洋长期执行巡航任务。   尽管实力有限且不被重视,邓尼茨和手下还是发动袭击了。他们依靠各艇单干,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月里平均每天击沉盟军1.3艘舰船。不过,真正引起希特勒注意的,还是他们远距离袭击曾经是德国海军噩梦的英国军港斯卡帕湾。1939年10月中旬,德军“U-47”号潜艇在艇长普莱恩少校的带领下,潜入英国军港斯卡帕湾,击沉皇家海军战列舰“皇家橡树”号后毫发无损地返回德国母港。一战时,德国潜艇曾经两次出击斯卡帕军港均以失败告终。德国战败后,德国海军的军舰全部被囚在港内,后又一道自沉。所以,击沉“皇家橡树”号这一事件对德国海军来说意义非凡。   这次袭击让希特勒初步认识到了潜艇的重要作用。他随后批准了邓尼茨建造潜艇的计划,德国国内的潜艇造船厂由3个发展到16个,制造速度由每月4艘增加到20-25艘。同时,他同意了邓尼茨的“无限制潜艇战”建议,让邓尼茨放手去干。所谓“无限制潜艇战”就是通过潜艇在海上打击和消灭盟国商船队,打垮盟国经济进而使对方屈服。这也一直是德国海军潜艇司令卡尔?邓尼茨最向往的海战方式。希特勒的大力支持,让邓尼茨距离理想又近了一步。而且他认为,随着陆上战事的进展,制约潜艇作战的距离问题很快就不再是问题。1940年上半年,德国陆军先后占领荷兰、比利时、挪威和法国。利用法国的比斯开港、挪威的卑尔根港和特隆赫姆港,德军潜艇的航程从原来的1500海里缩短到500海里,每艘潜艇都可以轻松进入大西洋并实现长时间航行,作战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航行在大西洋上的潜艇还可得到从法国和挪威地面基地起飞的飞机的帮助,从而能够进行更有效的袭击。   比斯开湾被占后,英国的船队不得不改走爱尔兰北部海域。狡猾的邓尼茨把他的潜艇部署在不列颠群岛周围,组成三个基本阵型:排成一条直线在大片海域中来回逡巡;或者留在一个固定位置,潜艇间保持25英里左右;或根据潜艇数量组成一个大正方形的阵型,每艘潜艇负责一段海域,而他自己则悠闲地坐在挪威克瓦尔纳基地抽着雪茄,等待破交成功。   英国人很快就落入了陷阱。   大不列颠陷入困境   英国是个岛国,从肉类、粮食等生活物资,到铁矿石、石油等战略资源,都要依赖货船从遥远的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以及中东等地运来,几乎每天都有2500艘船只在海上航行。   但令人奇怪的是,战争初期,大英帝国的海军好像并没有进入状态,至少他们忽略了德国人的潜艇。“U-47”号潜艇向“皇家橡树”号发射的第一波攻击鱼雷实际上偏离了目标。当爆炸声传来,“皇家橡树”号的舰长本恩和同在船上的另一指挥官布拉格罗夫海军少将竟都认为是自己的部队在演习,从而给了“U-47”第二次攻击的机会。英国人的这种迟缓首先归咎于他们认识上的迂腐,当时很多英国人认为德国承诺过不会不警告就击沉任何没有护航的商船,不会发动无限制性潜艇战。德国人一开始的确遵守了这一协议,不过战事仅进行了一个月左右,希特勒就基本废除了所有禁止攻击同盟国商船的禁令。其次是英国错误地认为大西洋战争将是双方大量投掷武器的经典战舰对抗模式,他们在19世纪30年代新建了5艘新型战舰、6艘航母和19艘重型巡洋舰,就是想与德国海军水面舰艇进行海上决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在一战后发明了一种可以测定水下潜艇方位的装置,也就是声呐。这种装置通过镶嵌在船体金属顶部的传感接收器,以选择性频率发射声波,当声波遇到物体反射回来的时候,接收器就收集到这些声波,就能帮助判断是否有潜艇存在。问题是这种装置缺少实战检验,战争初期经常把海底的石头、沉船和鱼群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