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喜马拉雅王子》的后现代主义特色.doc
浅析《喜马拉雅王子》的后现代主义特色
[摘 要]《哈姆雷特》于1962年问世,被公认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消费成了新的艺术特征,《哈姆雷特》被多次改编搬上荧屏,在被改编39次之后,胡雪桦带着浓厚的“哈姆雷特”情节,将西藏王子的“复仇”之路转化为“救赎”之路。《喜马拉雅王子》站在东方文化的视角上,拨去雪域高原的神秘面纱,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藏族王子;它融合了高雅与低俗文化,做到了雅俗共赏。本文试从主题、场景、藏风三个层次解读《喜》剧的后现代主义特色,阐释精英文化如何从边缘回归中心,适应大众的口味。
[关键词]《喜马拉雅王子》;《哈姆雷特》;后现代主义;解读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2015)08-叭86- 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2015.08-089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作为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妇孺皆知,作为影像、舞台艺术创作的热门素材,至今仍被频繁地以各种形式改编上演。据不完全统计,《哈姆雷特》的单正片长度的电影改编已超过50部,在被改编39次之后,胡雪桦执导的《喜马拉雅王子》是最特别的一次改编,不仅入围了金球奖外语片类别的最佳导演、音乐、美术、编剧和演员五项提名而且获得“中美电影节”的金天使奖。胡雪桦将世人皆知的戏剧经典放在喜马拉雅演绎,彰显了民族风,将东方特色融人到经典中,对原著独特的改编颠覆了复仇主线,取而代之的是爱与宽容。作为第一部藏语电影,《喜马拉雅王子》秉承了莎剧的脉络,以王子主导的一场盛大死亡落幕,但它并不是故事情节的简单复制,反而传递出东方传统信仰中转世轮回的观念,与作品设定的西藏背景恰好吻合。在后现代社会中,消费成了新的艺术特征,电影也将触角伸向了百姓生活,并融合了高雅与低俗文化,力求做到雅俗共赏。《喜马拉雅王子》消解了《哈姆雷特》的艺术及历史深度,抛弃了它的主流模式,将雪域文明与西方浪漫主义融合起来,为观众演绎了一场后现代版的西藏王子复仇记。
二、主题的颠覆――爱与宽容
作为原作的第二次艺术创作,《喜马拉雅王子》更加大众化、平民化,它颠覆了《哈姆雷特》中的复仇主题,用克劳盎的父爱、娜姆的母爱、奥萨鲁央的深爱、拉摩洛丹“爱”的个性及狼婆“爱的化身”冰释了仇恨,阐述了爱、宽容和和解。胡雪桦通过《哈姆雷特》与西藏的嫁接,将传统文化的人本善、苯教观念融入到原著中,用东方文化的内涵浸润了西方叙事结构的外壳,刻画了善良纯朴的宫廷人物,传达了永恒之爱,将原著变成了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大众口味的民族风作品。
胡雪桦颠覆了拉摩洛丹与克劳盎在原著中的叔侄关系,把赤裸裸的人性恶变成了不得已的正当防卫。身为拉摩洛丹的生父,克劳盎默默忍受着儿子的误解。为了保护娜姆和拉摩洛丹,他将老甲普王毒死;在克劳盎拔刀自刎之时,他毅然选择了自己所爱之人,一声父亲还原了爱的主题。娜姆刻骨的母爱充斥着整部影片,“娜姆看着血泊中的父子俩,流着泪,微笑着闭上双眼。虚弱无比的拉摩洛丹亲吻着娜姆的额头,又亲吻了克劳盎的脸庞,慢慢从血泊中站起。”为了至爱,15岁的奥萨鲁央将藏族最珍视的贞操献给了拉摩洛丹,她在疯癫与狂乱中产下了她和王子唯一的血脉,延续皇室香火。与哈姆雷特不同,拉摩洛丹用爱和宽容救赎了自己,在死亡来临之际,他呐喊到“如果我的死能提醒人们爱和仇的选择,那我死得其所。现在,你走吧!愿你的阴魂从此不再玷污甲波圣洁的天空……”狼婆是西藏本土文化的体现,她与藏王的灵魂斗争,鬼魂对狼婆说:“拉摩洛丹是我的儿子。你在教他什么咒语?”狼婆回答:“爱。博大的爱。”狼婆是爱的化身,她抑恶扬善,未来的喜马拉雅王子也会在她的教导下成为一个博爱的君王,狼婆的出现更加彰显了《喜马拉雅王子》爱与宽容的主题。这些人物为爱而战的行为颠覆了传统的宫廷人性观,用事实印证了宫廷里也有生死相依的爱情和忠贞。
三、场景的转换――雪域高原
后现代的重要文化艺术形态是视觉文化,为观众演绎那些看不到的世界,令他们徜徉在视觉盛宴的汪洋大海之中,被传奇的画面所震撼到。后现代主义电影走进了更加本能和具有实际用处的阶段,也就是娱乐观众服务了观众。西藏是一个神秘、散发着无尽魅力的地方,宗教、民族、风俗、人情,雪域高原的一切都让人琢磨不透,吸引着世人去了解、探索她。胡雪桦第一次将藏式舞台剧搬上了荧屏,整个故事基本都是在莲宝叶则神山下发生的,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野,满足了大众对西藏的猎奇感。胡雪桦将《喜马拉雅王子》移至佛教引进之前的西藏王朝,观众在惊叹雪域美景时,便不自觉地被带人到寻求王子神秘生世之路了,在这个充满雪域风光、神秘色彩的地方,展开了西藏王子的“救赎”之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