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兑十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兑十则.doc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兑十则   [摘要]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一直是全国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首选课本,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经过多次修订再版,日臻完善。但是教材中的注释尚有值得商榷部分。本文将一、二册中的注释有待商榷的部分提出浅见,以求正于方家。   [关键词]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124-02   全国高校中文专业都把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第一、二、三、四册,中华书局出版)作为《古代汉语》课程的首选课本。这套教材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是内容编排最科学、合理、权威,实践证明是最有效的高校教材。多年来,许多高校教师和学者考辨、纠正,日臻完善,但是新版教材中的注释及注音仍有值得商榷部分。我们在担任《古代汉语》(主要是第一、第二册)教学中发现了若干注释方面的问题,今选取其中迄今为止还没有被学者们提出来的部分逐一进行考证,或可作为《古代汉语》教学的参考、补充资料。   一、第一册《左传》部分《郑伯克段于鄢》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此段中“尔有母遗,?我独无”的“?”字,王力先生注释为“??,你。?(yī),句首语气词。”(见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第12页注释7)“?”字在书中注释为句首语气词,还有部分学者认为这个字是个文言助词,作用是凑足一个音节,无实际意义。我们认为,此处“?”字实际上就是“惟(唯、维)”的通假字。“尔有母遗,?我独无”就是“尔有母遗,唯我独无”。现代汉语里还有“唯我独尊”、“唯吾独尊”的说法。“?”,从糸殴声,其本义是“戟的套子”。《说文》:“戟衣也。一日青黑色。”《广韵》:“赤黑缯。”这里的“?”显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惟(唯、维)”的通假字。这是因为“?”和“唯”在上古汉语里读音相同。例如“尾巴”方言仍读“yība”,“遗”有二音“èwi”和“yí”,“?t”、“?F”读“yī”,均从“韦”得声,“逶迤”是双声连绵词。《方言?第五》:“围,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诗经》中有时写作“伊”,《尔雅?释诂》:“伊,维也。”此外,本文中“大隧之外,其?芬????。”中“外”和“??”押韵,也可作为二字韵同之旁证。   二、第一册《左传》部分《晋灵公不君》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此段中“有一於此”注释为“在不忠不信中有一檬。”(见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第27页注释8)我们认为此注不合文意与逻辑。武士锄??此时处于两难境地:既不能不忠,又不能不信。“有一于此”,直译为“在这里只有一条路”更准确。《左传?齐晋?之战》:“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从古到今,没有一个愿意替他的君主承担忧患的人,现在此处有一个这样的人,将要被杀掉吗?”这两句“有一于此”可以互证。   三、第一册《论语》部分《雍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此句中“饮”注释为“用如名词,饮料。”(见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第184页注释1)此处“饮”,实际上是“喝的水”,其实就是凉水,没有烧开的生水。第一册《孟子》部分《夫子当路于齐》中“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中的“饮”同为“凉水,生水”。   四、第一册《论语》部分《微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此句中“植”注释为“植,倚(依孔安国说)。”(见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第204页注释6)此注理解错误。《集韵》、《类篇》注:“植,立也。”《正义》:“草木为植。”《周礼?地官》:“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植虞旗于中。”这里的“植”都有“立,树立”的意思。“植其杖”中的“植”引申为插、直插。“植其杖”可理解为“将手杖插在地上(可使之不倒)”。现代汉语中有“植立、植志(立志)”的说法。   五、第一册《礼记》部分《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此句当中“苛政”注释为“暴政。”(见王力《古代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