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视野下的清末湖广总督群体研究.docVIP

现代化视野下的清末湖广总督群体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化视野下的清末湖广总督群体研究.doc

现代化视野下的清末湖广总督群体研究 摘要:从1840年到1912年的72年间,共有17位官员履任湖广总督,该群体主要以科举入仕。并且多为进士出身,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任职时间多数较短,但有3位履任者任期超过10年,张之洞则为19年:旗籍比例主要以汉人为主,但满人仍有一定份额;籍贯分布,安徽籍和江苏籍最多。17位湖广总督对该区域乃至整个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张之洞督鄂时期政绩最为显著。初步奠定了湖北现代化事业的基础,清末湖广总督群体亦是中国区域早期现代化的主要推动者。 关键词:湖广总督;现代化;张之洞;地方督抚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5-0113-05 中同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出膺疆寄的地方督抚息息相关。从咸丰朝开始,地方督抚权力膨胀,不仅在辖区内“掌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而且“渐渐地势倾中央”,相当程度上影响和支配着中央的政策和方针。清末一系列的现代化嬗递。诸如废科举、改官制、练新军、行立宪等,都是在地方督抚的倡议和坚持下推行全国。因此对包括湖广总督在内的地方督抚群体的深入研究是解读剖析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的关键点和突破点之一。 一、清末湖广总督群体的统计分析 清末,湖广总督被视为要缺,总督人选历来颇受清廷重视。湖广总督离职和新总督未到任或者总督奉诏进京等不在任时,一般由湖北巡抚暂署,1904年湖北巡抚裁撤后,由湖北布政使暂署。清末72年间湖广总督的基本履历见表1。 从1840鸦片战争到1912年武昌起义的72年间。实授和署理湖广总督职务的共有17人。另有4人以暂署形式履任。由于暂时署任属于特殊情形,并且任期较短,故本文以17位实授和署理形式履任湖广总督职务的官员作为统计分析对象,从出身、任职时间、旗汉比例和籍贯四个方面分别考察。 (1)出身背景。清代承袭明制,以科举取士,仕宦极重出身。关于仕宦出身,“凡官之出身有八:一曰进士,二曰举人,三曰贡生,四曰萌生,五曰监生,六曰生员,七曰官学生,八曰吏。无出身者,满洲、蒙古、汉军约闲散,汉日俊秀。各辨其正杂以分职。”仕宦出身又有正途与异途之分,“凡满、汉人仕,有科甲及恩、拔、副、岁、优贡生、荫生出身者为正途,余为异途,异途经保举,亦同正途,但不得考选科、道。非科甲正途,不为翰、詹及吏、礼二部官。惟旗员不拘此例。……其由异途出身者,汉人非经保举、汉军非经考试,不授京官及正印官,所以别流品、严登进也。”清末湖广总督中汉族任职者全部出身于正途,异途跻身湖广总督者皆为满人正途入仕,进士出身者占绝对优势,共9人;其次为举人和贡生,各占2人,官学生1人。异途入仕,行伍出身占2人,监生1人。行伍出身任湖广总督主要由于当时太平天国战事紧急的权宜之计。除此之外,湖广总督皆由文官担任。清末是否进士出身对能否出任封疆大吏的地方督抚最为重要,17位湖广总督几乎全部来源于儒家传统熏陶孕育出的文官系统。 (2)任职时间。清代官员任期无定制,湖广总督亦然,作为湖南与湖北两省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其任职时间可以从侧面窥视该区域军政运作情形。然而,督抚职务作为封疆大吏,任期较短,政令推行和属员监督都难以尽职;任期太久,易致因循怠惰和滋生结党徇私。清末中央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地方,督抚调动较为频繁。“由嘉庆朝至光绪朝,有任期不到半年者。有任期长达几年以上者,平均总督任期为二至三年,巡抚为一至两年、”清末72年间,共有17人履职湖广总督,平均任期为4年,高于当时全国督抚群体任期的平均值。任职期间为1-2年和0.5-1年的人数最多,共10人,占总体人数的59%,说明履任者平均任职时间低于全国水平。有2名履任者时间仅为半年以下,任职时间为1-2年和3-4年各1人17位湖广总督中官文、李瀚章和张之洞任职时间为10年以上,分别为12年、12年、19年。清末湖广总督任职时间呈现出两极分化,既出现了大多数履职者任职时间仅为2年以下的情形,亦出现3位任职者任职时间超过10年的特殊状况。 (3)旗汉比例。清朝统治者以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为巩固政权,最初多用旗人。就督抚之任用而论,清初重要地区如山陕督抚专用满员,至雍正年间始用汉人。清中期以后,汉人履任督抚大员者数量渐多,特别是镇压太平天国、捻、回之乱期间汉人势力迅速崛起,旗人政治地位日趋衰落。清末湖广总督中满洲旗籍5人,汉军旗籍1人,共6人,占总人数的35%。隶属旗的6名湖广总督中有4名履职于清廷剿灭太平天国叛军之前,2名履职于清廷剿灭太平天国叛军之后。清廷剿灭太平天国叛军之后的2名旗籍湖广总督任职时间较短,官文被革职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主要由汉族官员履任湖广总督一职。 (4)籍贯分布。清代督抚的籍贯分布,除了受旗籍因素的重要影响外,同该地区的文化、政治、军事等因素也密切相关。台湾学者魏秀梅根据统计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