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的跳跃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宏斌的跳跃人生.doc

孙宏斌的跳跃人生 也许有的人命里注定会大起大落,几起几伏。孙宏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和柳传志的故事,比李一男和任正非的故事更加跌宕起伏耐人寻味。而在房地产行业,这匹昔日的黑马,又冲到了风口浪尖上…… 自从孙宏斌进入公众视野,他仿佛就在不停地跳跃:从清华高材生到联想发展部主管,从联想发展部主管到阶下囚,又从阶下囚到顺驰集团总裁,2006年顺驰濒临破产,他卖掉顺驰,筹建融创,再次成为地产领袖人物。 尽管孙宏斌再一次东山再起,可是历尽沧桑的他依然没有平稳发展的意思,2012年6月份,他又开始了新的冒险。 高负债率收购绿城项目 尽管融创已经负债累累,可是孙宏斌仍然只进不退。2012年6月份,融创和绿城以组建合资公司的方式,就绿城旗下9个地产项目展开合作。融创出资33.7亿元收购这些项目50%的股份,并承诺今后按照50%的比例继续投入资金。 在合作之前,融创和绿城的负债率大体持平,均高达100%左右。合作后绿城的负债率降至62%左右,成功摆脱资金危机,而融创的负债率却继续高涨,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官方数据,但是这已经引起一部分人的担忧。与此同时孙宏斌的扩张并没有停下来:融创携手绿城仅一个月后,其组建的合资公司便出资16.44亿元,夺得上海浦东某一地块的开发权。 对于融创的急速扩张,孙宏斌自然有着自己的解释,“仅看负债率并不能说明问题……”,“如果销售额远远高于银行借贷和应支付土地款的总和,那即便短期内负债率高一点儿,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融创至少留有15亿元用于资金周转,这是我们的财政底线……”。 孙宏斌的解释是对是错,只有未来才能给出答案。可是,在房地产业风雨飘摇的大环境下,融创的急速扩张难免会让人想起一些往事,想起2006年的“顺驰之死”。 倒在突飞猛进的路上 1994年孙宏斌出狱后,创建顺驰置业进入房地产行业,在老领导柳传志的帮助下,凭着卓越的商业才能和难得的市场机遇渐渐做得风生水起,可是在起初,即便是崛起的顺驰也只是中等企业,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孙宏斌本人。 在2003年的一次论坛会议上,孙宏斌公开发言:“顺驰今年的销售额要达到40亿,顺驰的中长期战略就是要做全国第一。”说到这里他看了王石一眼,继续说道:“也就是要超过在座诸位,包括王总。” 寥寥数语,孙宏斌的野心可见一斑,孙宏斌的疯狂也可见一斑。而孙宏斌的疯狂自从彰显出来就不曾褪去――就是在这一年,顺驰在蟒山召开会议,正式启动全国化扩张战略,引进大批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启动全部资金在全国购买土地,并尽量缩短土地运作周期,成功地将运作周期从平均的18个月降到6个月,最终形成“现金流―土地―现金流”的快速运营模式。事实表明,该模式在购置土地和销售金额方面均有着不俗表现。据相关数据统计, 在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的8个月时间内,顺驰先后在北京、苏州、石家庄等地购得10余块土地,购地款额高达数十亿。而销售额也在翻倍增长:2002年顺驰的销售额是14亿元,2003年达到40亿,2004年成功超越万科,达到100亿。仅从销售额上看,顺驰仿佛已经取得胜利。可是没有人这么想,甚至连孙宏斌本人都不这么想,因为随着顺驰的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 顺驰面临的难题主要有三个:一是短时间内购置大量土地,导致资金严重不足;二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财政支出过高;三是国家政策严重影响销售,导致资金链进一步紧张。其实归根结底,顺驰的难题只有一个:就是缺钱。可是就是这一个难题便将顺驰置于死地。 意识到顺驰危机后,孙宏斌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一方面大批转让土地项目,另一方面迅速调整管理结构……可是顺驰陷得实在太深,仅靠断臂根本难以维存。当清楚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之后,孙宏斌开始陷入痛苦,也开始变的冷静――这也许就是他成功的特质:每当他陷入痛苦的时候,他就会变的冷静,他越痛苦,往往就会越冷静。通过冷静的思考之后,孙宏斌果断放弃顺驰,将其交给财务总监汪浩,自己抽身开始经营融创。 2006年,路劲基建有限公司收购顺驰55%的股份,4个月后又收购剩下的39.3%,自此掌握顺驰的控制权。路劲控制下的顺驰好像既不“顺”也不“驰”,从此再无任何消息。 当年孙宏斌为公司起名顺驰,顺驰集团自1994年成立到2004年达到巅峰,到2006年低价易主,的确是生也“顺驰”’,死也“顺驰”,荣也“顺驰”,辱也“顺驰”,从生到死,始终都没有辜负这两个字的含义。 孙宏斌曾经说过:“顺驰之死是我人生犯下的第二个错误。”人们听到这句话,难免会想他人生的第一个错误是什么呢? 年少轻狂荒唐事 1988年,25岁的孙宏斌从清华毕业后,直接进入联想公司,凭借天生的热情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很快成为联想企业发展部主管。一年之后,孙宏斌在全国迅速建立起13家分公司,营销额达到2400万元。也是在这一年,由孙宏斌直接领导的联想企业部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