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将军”刘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潇洒将军”刘震.doc

“潇洒将军”刘震   刘震年轻俊逸、聪明儒雅、洒脱干练,人称“潇洒将军”;又因为他喜欢穿西装,着茄克,并自制吊带裤,笔挺伟岸,风度翩翩,还被人们称为“洋司令”。   身先士卒抗敌顽   抗日战争期间,刘震一直战斗在由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改编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至后来的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并由政工干部改为军事干部,先后担任团政治委员、团长、旅长、副师长,率部相继参加了高沟、杨口、阜宁、淮阴、淮安等战役,给苏北的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经过8年抗战,刘震取得了从长期游击战转向城市攻坚战的重要经验。   红军时期,16岁的刘震在红二十五军起步,从战士到副班长、班长再到连副指导员、连指导员。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陕南途中,刘震因果敢指挥,被上级提升为营政治委员。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编入新成立的红十五军团时,改称第七十五师,刘震由营政治委员直接晋升为该师第二二五团政治委员,年仅20岁。1936年2月,东征战役中,已改任第二二三团政治委员的刘震率部从无定河出发,在山西石楼县贺家凹西北登岸。经激烈交火,先头部队占领了滩头阵地,次日拂晓,全团渡过黄河,尔后,刘震率部转战晋西北。1936年4月,第二二三团扩编为红七十三师,刘震任师政治委员。1936年12月,刘震又担任红七十五师政治委员。在红军后期的半年时间里,刘震完成了由营政治委员到师政治委员4个级别的跨越,可谓表现优异、战功卓著。   1940年6月20日,时任八路军第二纵队第三四四旅旅长的刘震与政治委员康志强一起,率部作为第一梯队到达安徽省涡阳县以北新兴集和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师。这是刘震第一次接触新四军部队。6月27日,八路军第二纵队和新四军第六支队主力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彭雪枫,政治委员黄克诚,下辖第二、第四、第五、第六旅。第三四四旅编为第四旅,刘震任旅长,康志强任政治委员,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团。合编不久,刘震和康志强奉命率第四旅主力担负开辟和坚持淮上抗日根据地的任务。   11月中旬,日军纠集津浦路沿线步骑兵5000多人,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向宿县、怀远、蒙城等地扫荡。纵队决定第五旅在蒙城板桥歼击日军;第四旅第九团主力在河溜阻击日军前进,掩护旅部和第八团南撤并保障第五旅的侧翼安全和转移。南撤途中,国民党顽军骑兵和日伪军三面向第四旅冲击逼近,刘震不顾个人安危,令参谋长沈启贤率旅部和直属队向后转移,自己带精干小分队留下掩护。刘震告诫战士们,不要怕日本人,等他们的骑兵靠近时,再开枪射击。有旅长在身边做主心骨,大家杀敌情绪高涨。很快,阵地上枪炮声大作,日伪军冲了上来。到百米内距离时,刘震身先士卒,率先开枪,战士们也表现很英勇,排枪齐射,将顽军骑兵打得人仰马翻。接着,又有一队日军和伪军扛着太阳旗向这里冲。满身硝烟的刘震,指挥小分队奋勇抗击,将敌人击退。在第四、第五旅协同打击下,日军于18日攻陷蒙城后仓促撤回。3天后,第四纵队又收复蒙城和涡阳县城。   把部队“化”下去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第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下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旅3个旅。第十旅是第四旅改称的。刘震和康志强分别担任旅长、政委。   9月,新四军军部决定,第十旅与第九旅建制对调,第十旅归新四军第三师建制,实行主力地方化。刘震率部调往苏北淮海地区,兼任淮海军区司令员。旅和军区政委为金明。   关于主力地方化,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形象地比喻道,就是把部队“化”下去,“化”到群众中去。当然,真正“化”起来也不容易,作为十旅这样的主力也要被“化”下去,让十旅的老同志想不通:“查查十旅的老家谱,从红军时代起就是主力军。怎么能变成地方部队呢?”   而且,刘震的思想上也有点想不通。   刘少奇和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华中局驻地专门把刘震和第十旅政治部主任高农斧找过去谈话,听听他们对主力地方化的意见:“你们对这样的形势有些什么想法?今后我们的棋应该怎么走?”   刘震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十旅在新四军三师建制下,活动豫皖苏,遭受日伪顽三面夹击,但担心部队变成地方部队后,会固定在一个地区,今后不能再机动作战,可能走回头路。”   刘少奇说:“你们不要犹豫,不要认为实行地方化是走回头路。这不是回头路,是坚持和发展根据地、发展人民武装的正确道路。现在你们一个旅‘化’下去,不要多久,将会有两个旅、三个旅以至更多的旅成长起来,到那个时候,不仅人数多许多倍,战斗力也会比现在强。”接着,刘少奇用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是从游击队发展起来的历程为例,深入浅出地讲了许多道理,反复说明十旅地方化,是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的具体化。“不要只看眼前,要向远看,向前看,要有全局观念。”   陈毅也讲了主力地方化的重要性。   说到“顾全大局”时,刘少奇批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