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努力,我会更幸福(十七).doc
我努力,我会更幸福(十七)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谈到,一些实验和测试证明,用自律的方法改变自己,效果是很有限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努力地做出持久的改变,使自己习惯成自
然呢?
心理学家们认为,认知重建,是造成改变的渐进方式,而某种灵光乍现的体验,是造成改变的快捷方式。
认知重建与同卵双胞胎研究
首先,我们来谈谈认知重建。正如之前说过的,人的认识是一种神经通路。如果我像个消极者一样认识世界,我大脑里的神经通路导向就会是消极的。生活中的种种体验,我会消极地加以认识,然后这种认识随时间不断加强。如果我是个积极者,对相同的经历,就会有非常不同的认识,因为大脑中的神经通路本来就非常不同,特别与悲观者不同。
同卵双胞胎,是研究此类现象的极好材料。比如著名的明尼苏达双胞胎实验,是由两个杰出的心理学家莱肯(Lykken)和特勒根(Tellegen)做的,此实验是关于基因的重要性的研究,着重讨论基因与教育相比,它对性格的影响有多大?要如何测试呢?同卵双胞胎,他们具有相同的基因谱,特别是要研究那些一出生就分开抚养长大的同卵双胞胎,因为他们如果给相同的父母抚养,人们会说,他们这么如此相似,是因为有同样的成长环境。学者发现许多这样的人,有时甚至在不同的州长大,对这些双胞胎进行研究,发现一明显的现象。这些双胞胎极其相似,有时相似之处令人难以置信,像有一组双胞胎,他们娶名字相同的妻子,在不同国家长大,直到37岁才知道对方的存在,他们娶名字相同的妻子,娶了相似的妻子,喝同一种啤酒,为自己的孩子取相同的名字,有些相似之处确实令人颇感意外。
然而其中的基因对人的成长到底有多大影响?心理学家认为,这只能解释55%的差异。有一个很多心理学入门教材中会提到的关于双胞胎的 故事。他们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他们的父亲经常酗酒、吸毒,对他们及他的妻子家人都很暴力,他们有非常可怕的童年。这对双胞胎与父亲一起在这个家庭中长大,然后他们离开了,最终离开家,从这个家里逃出去。在他们30岁时,一个正在对双胞胎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拜访了他们。他先去找了双胞胎里的第一个,他看到的是,这个孩子结婚了,虐待家人,经常酗酒、吸毒。然后心理学家终于在他有那么一刻清醒的时候与他谈,然后对他说:“怎么了?你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那个孩子知道,这心理学家在做关于双胞胎基因的作用以及成长环境的作用的研究,他说:“你认识我父亲,你知道我经历了怎样的童年,你还想让我变成怎么样呢?”那位心理学家又去找双胞胎里的第二个孩子,他也是30岁。心理学家走进他家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家庭是如此和谐,如此平静,如此充满爱,爱充盈在他和他妻子以及他孩子之间。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心理学家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再去找他,因为前者觉得这可能只是个巧合,也许那第二位双胞胎只是装出来的。然而不是,这是真的,第二位双胞胎确实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心理学家便难以置信地问他:“这是为什么?”那个孩子也知道心理学家的研究内容,他说:“什么为什么?你认识我父亲的,你知道我是怎么长大的,你知道他对我们做了什么,你还想让我变成怎么样呢?我知道他对我们的伤害有多深,你还想让我变成他那样吗?”
有同样的经历的同卵双胞胎,有同样的基因,但对过去的经历有迥然相异的认识。一个延续了他儿时的地狱,另一个则创造了天堂,都是因为认识的不同。被动的受害者说,“应该怎么做,我别无选择,我就是这样长大的,那就是榜样”;另一个则说,“我不要变成这样,我不要像我父亲那样”。这都是因为对经历认识的不同。
快乐、幸福,正如我们之前多次提到的,并不那么依赖外部的条件,不在于我们的地位,或是银行账户的状况,而是在于我们内心的想法。你我们必须记住,幸福是没有捷径的,很不幸,没有简便的方法。
关于愉悦还是愤怒的研究
我们再举几个认知重建的例子。这是由塔马卡(Tomaka)进行的研究,关于将某种活动视为挑战还是威胁的研究。因为对同一种活动,我们可以从认知重建角度对其加深理解。
有个心理学的研究,是由沙克特(Schachter)和辛格(Singer)在1960 20世纪60年代早期做的。今天伦理道德委员会肯定不会批准的。他们让一些人参与实验,给他们注射肾上腺素。大家知道,肾上腺素可以使机体兴奋。但受试者不知道给自己注射的是肾上腺素,以为打的只是维生素C ,他们不知道这是肾上腺素,然后他们就坐着等待“真正的”实验。正当他们坐在休息室里等待时,试验者要求他们填一份调查问卷,于是他们就坐着填调查问卷。问卷里有很刺激性的题目,比如说其中有一道是这样的:“你妈妈和你爸爸结婚前和与多少男人上过床?”这是问卷的其中一个问题,顺便说,他们的研究放在今天一定不会被批准的。而在他们旁边,有一个实验的同谋者,他们受试者不知道他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