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巅峰对决,“雪豹”赢了.doc
巅峰对决,“雪豹”赢了 武警雪豹突击队7名队员参加在约旦举行的第五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与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等18个国家32支代表队的231名反恐精英同场竞技,官兵团结协作,稳定发挥,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单项成绩5个第一、2个第二、1个第三的优异成绩。 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到约旦的第二天,官兵们就投入了紧张的适应性训练。主要进行校枪、运动后射击、300米精度射击和手枪快速射击训练。 校枪是训练前必修课。副队长屈可的手枪需要校正。副大队长徐波接过枪,眯上眼睛,打一发子弹,检查一下弹着点,心中就有了数。只见他从兜里掏出一张小纸片贴在缺口上,就解决了问题。再瞄时,就打出了10环的成绩;再击,竟然与上一发弹着点重合。半晌工夫,所有步枪、手枪校枪完毕。 接下来进行射击训练,空旷的靶场上,射击位置向前,依次是100米、200米和300米靶位。官兵们把靶纸贴在300米靶牌上。他们设想,练习100米精度射击时,只需站在200米靶牌位置向300米靶牌射击;练习200米精度射击时,再后退100米射击。这样,粘一次靶纸就能实现不同距离射击练习,能够节省繁琐的粘靶纸时间。 然而,官兵们这个小小的创新,对于靶场管理人员而言却是不可理喻的。他们觉得,射手必须站在设定好的射击位置,而不是投机取巧。 由于官兵们的操作方法不符合他们的规定,被取消了训练资格。 没有靶场,大家只好创造条件开展训练。 在这里,大山是唯一用之不竭的资源。山里没有就便器材,地势也不平坦,想要找一块像样的空地都不容易。进行300米精度射击,弯曲短促的山谷显然不够用,只能立于山顶,向对面山巅瞄准,有时中间还需要越过几座山峰。 那段时间大家又热、又累,许多队员的训练效果都不明显。队员谭鹤情绪浮躁,精力不集中。越是打不中,越要打。简直就像是在与这山、这石头、这空气赌气。 队长刘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狙击手最怕的不是环境的艰苦和险恶,而是情绪的不稳定。他找谭鹤聊天:“你要是不想打就别打了,别把自信心打没了,先冷静一下,找找原因。” 两周的适应性训练阶段,官兵共进行了手枪步枪转换射击、大俯角射击、远距离狙击和体能训练等课目。 精心准备换来首战告捷 第一天的比赛课目终于通知下来。五个课目,有300米精度射击、100米快速射击、高塔接力射击、突入方法和门到门快速射击。此外,还有一项让人琢磨不透的“未知课目”。 譬如,“100米快速射击”课目,5名队员每人分发10发子弹,在100米内的距离上,对临机出现的50个目标速射。这个课目不仅考验队员射击精度、射击速度,而且考验队员间协调能力和临机反应。其难点在于目标乱难调整,数量不一难分配。一旦出现相互干扰、重叠打靶,就会全盘皆输。为此,队员们先后设计了三套方案。 正式比武。清晨,王超和范兴斌早早地起了床,因为有一个“未知课目”,大家不敢多吃,担心吃饱了影响发挥。 上午7时比赛开始。首先进行的“未知课目”,其实是山地武装越野,队员们毫无悬念地轻松通过。 第二个课目是MOE,即英文“突入方法”的缩写。官兵们需要撬开一道门,撞开一道门,翻越一道墙,攀上四楼顶,每人10发子弹,对50个目标进行射击。 这个实战性很强的课目让不少外国队员吃尽苦头。有的撬第一道门时就遇到了困难。队员将撬门器插入门缝,用铁锤拼命向里砸,由于没有着力点,根本吃不住劲;有的用力过猛,把门推得严丝合缝,撬门器无法插入。 这些,台下参赛队员看得一清二楚。 第二道门同样不能等闲视之。有的撞击60余下都打不开。沉闷的“咣咣”声不绝于耳,真可谓“振聋发聩”。 这时,轮到中国队员上场。大家心里都在打鼓。没想到,看别人操作时心惊肉跳,自己上场一切顺利。不足10秒钟,官兵们就将第一道门撬开。 队员们冲上二楼。冲在最前面的王超手持撞门器,顺着楼梯向上冲,接近门时,略一滑步,沉重的撞门器加速向前悠动,连人带撞门器,重重地砸向铁门。在雪豹突击队,王超每天都要重复练习这个动作成百上千次。大队800公斤重、3厘米厚的钢门已经被他撞得变了形。然而,以他的千钧之力,竟然没有把眼前这道门撞开。他清楚,从楼梯冲上来,惯性要比平地小得多。 就在大家不安时,只见王超略向后滑步,撞门器借助反弹力,再次悠起。“砰”的一声,铁门被撞开。 “这道门如果撞不开,队友们都上不去,团队士气会迅速下降。”对于这个千锤百炼的课目,王超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他觉得单靠臂力和撞门器是行不通的,要用上全身的惯性,如果肩部用力太猛,会造成脱臼。此外,滑步、悠起撞门器都要有恰到好处的巧劲,甚至连撞击点也有讲究。 随后,队员势如破竹,直上四楼,用步枪对100米远的20个目标快速射击。队员范兴斌连射4枪,几乎是一气呵成,当他缷下弹匣时,赫然发现第4个靶牌仍然好端端地立在原地。心想:“糟了,第4枪脱靶了!”正在他担心之际,“当”的一声,靶牌倒地。 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