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项于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简介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1年8月15日开始筹建,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享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政策。总体规划面积为46.8平方公里,由科学规划的产业区、高配置的商务区及高品质的生活构成。截止到2008年,开发区一期规划用地15.8平方公里已经基本开发完成,将以此为基础向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东和凉水河以西方向发展。其中,京津塘高速公路
东规划面积约14平方公里,凉水河以西约10平方公里。2005年 开发区已经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汽车、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截至2007年12月底,开发区入区企业2356家,其中三资企业535家,内资企业1821家,其中包括62家世界500强企业的78个项目;入区企业投资总额168.62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投资总额133.67亿美元,三资企业平均投资额2499万美元;累计合同外资金额48.19亿美元,累计外商实际投资33.62亿美元;全年实现GDP482亿元,工业总产值2091.7亿元,销售收入2817.7亿元,税收121.1亿元,出口119.6亿元。2000-2007年,开发区GDP占全市的比重由1.2%增至5.3%;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 由3%增至22.3%,出口占全市的比重由3%增至40%。
2007年底,已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0余家企业入驻开发区,可口可乐、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电气、博世、乐金化学、拜耳、诺基亚、施耐德、德尔福、康明斯、中芯国际、京东方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在开发区投资建厂,其中包括62家世界500强企业的78个项目。目前,北京开发区正在全力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汽车等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2004年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累计入区企业1596家,投资总额达88.12亿美元,开发区的三资企业单个平均投资高达1610万美元,其中三资企业投资总额占总投资额7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90%。诺基亚、GE、康宁、SMC、康明斯、施耐德、松下电工、中芯国际、富士康、Bayer、第一制药、诺和诺德等80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在北京开发区落户,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余家选择在开发区投资建厂。在积极引入外资的同时,开发区大力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如:高温超导线材、锂离子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动车、人血液替代品、基因与基因载体技术、生物制药技术、数字电视技术等一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工程,已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2年8月,国务院批准北京开发区扩区,使北京开发区的总体规划面积达到46.8平方公里,为开发区二次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按照北京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调整要求,北京开发区将坚持科学发展观,有效实施管理创新、产业促进、扩区开发、环境优化和人才强区的发展战略,努力在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资源集约化利用,提高园区创新活力和竞争比较优势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北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汽车等重点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示范区。 电话:管委会办公室)信息化办公室)
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
密云经济开发区总公司注册资金2.8亿元人民币,实际总资产达70亿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开发区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开发、土地出转让及资本运营产业投资产业。发展宗旨是:按照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要求,坚持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在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以“三个有利于”为中心,加快开发区的建设,使之成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服务一流的现代化高科技工业区。同时以知识为先导、以资金为纽带,加快北京高校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太阳投资管理公司、北京九松投资实业公司的发展步伐,促进开发区的更快发展。
目前,开发区内注册企业达到1200多家,生产型企业138家。其中以伊利集团、华龙日清、露露集团和太子奶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食品产业基地;清华、北大、航空航天大学等16所高校及中科院、信息产业部等所属高科技企业建立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韩国万都、福田汽车、北汽控股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以华源仁济医药物流港和康辰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也初具规模。物流会展、三产服务业和第二总部基地也逐步兴起。
北京兴谷经济开发区
北京兴谷经济开发区建立于1992年10月,1993年8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 是经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北京市保留的16个市级开发区之一,同时也是 “北京汽车及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 、“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主导产业为汽车零部件、食品、机械。在《平谷新城规划(2005—2020)》,兴谷开发区是“新城综合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