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与漳州两市前六批全国重点文物.docVIP

福建省三明与漳州两市前六批全国重点文物.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三明与漳州两市前六批全国重点文物.doc

福建省三明与漳州两市前六批全国重点文物   摘要:三明市的万寿岩遗址得到整体保护,并且建成设施完善,馆藏丰富的“万寿岩遗址博物馆”,令人欢欣;三明市的“博物馆展品已全部迁出,庙宇原貌将逐步恢复”,令人鼓舞;漳浦文庙大成殿是2006年批准为“国保”的,6、7年又过去了,甚至连一块漳州“市保”的碑都不曾立过,令人担忧;漳州林氏宗祠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振成巷,必将更加凸显这个历史街区以及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原貌与风采,其社会效益及对旅游业的推动不言自明。   关键词:福建三明市、漳州市;重点文物保护;万寿岩遗址;漳浦文庙大成殿;漳州林氏宗祠;考察报告   中图分类号:G2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001—03   福建省三明市与漳州市境内各包含有前六批由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公布日期依次是: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和2006年)简称“国保”单位6处和14处(见[1],[2]),漳州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见[3]222页)。笔者一行3人,老中青结合,于2012年11月6日至12日对其中的5处和11处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文就这次考察所见到的现状,着重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4处“国保”单位作如下报告。   一、 三明市的万寿岩遗址(5批)得到整体保护,令人欢欣   万寿岩遗址位于三明市岩前镇岩前村前村西北的那座石炭岩孤峰。1999年以前,人们并不知道那里有文物,更不知道那里的文物会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填补了福建省考古学年代上的一段空白。由于石灰石是炼钢需要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辅料,好多年前三明钢铁厂就已购买这座孤峰,作为生产石灰石的基地,成年累月的挖掘,山已掏空过半。1999年,有人发现其中混杂着一些似乎像化石之类的物品,引起当地文物部门的重视,经逐级上报和考古人员的抢救性发掘,初步判断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文化遗址。当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贾兰坡院士等专家学者对万寿岩遗址的出土文物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该遗址是我国华东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原来福建省只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比这要晚十多万年,贾院士还亲笔题词:“这个遗址很重要,必须保护”。   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于2000年1月1日对省文化厅关于万寿岩遗址的保护建议,果断地作出批示,批文中的第一点是:“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现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爆破,保证配合省文化厅做好洞穴遗址的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   2001年万寿岩遗址成为第5批“国保”。在国家、省、市三级政府部门调拨资金,大力支持下,使得该遗址得到了整体保护,并且建成设施完善,馆藏丰富的“万寿岩遗址博物馆”。   经三明学院友人朱同志与遗址博物馆的事先沟通,博物馆吴馆长亲切接待了来自远方近八旬的同宗长者,热情介绍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砍砸器与刮削器等石制品及巨貘与中国犀等动物化石,他还亲自引领我们前往参观通常并不开放的万寿岩遗址的主要洞穴船帆洞,在该洞内有距今约两万年的人工石铺地面,露出来的面积约120平方米,属国内首次发现,世界罕见,大开眼界!各级政府和领导如此重视万寿岩遗址的整体保护,令人欢欣!   二、三明市的博物馆迁出正顺庙(6批),令人鼓舞   正顺庙地处沙溪河畔西岸,三明市列东大桥北侧的鲤园中,坐北朝南,始建于700多年前的南宋绍定6年,即公元1233年,是为祭祀谢佑将军而建。元明期间屡次重建,清代以来也几经修葺,它是三明地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主殿7米开间,宽约21米,进深约25米。1984年三明市设正顺庙文物保管所,负责保护管理,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4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成为“国保”。长期以来,正顺庙作为三明市博物馆供市民参观游览,当我们在博物馆开放时间到达时,大门紧闭,询问门卫,方知博物馆正在搬迁中,现在不开放了,等以后搬到新馆才能开放。又经三明学院小朱入内,向博物馆某负责人说明来意,该负责人当即表示欢迎,并招呼旁边一位工作人员去打开庙门,请我们进去察看,此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主殿已空无一物。该工作人员则称:“博物馆展品已全部迁出,庙宇原貌将逐步恢复”。   三明市文化部门采取“庙”、“馆”分离的措施无疑是对重点文物单位的一种更深层次的保护。国内不少地方,常将古庙宇、古民居作为博物馆或展览馆,实现对它的管理与保护。这固然不失为一种有效或暂时的方式,但古庙宇与古民居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古庙宇有其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它与博物馆或展览馆有本质差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