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特斯拉挑逗的沃蓝达项目.doc
                    被特斯拉挑逗的沃蓝达项目
  德意志银行发表研究报告,将特斯拉目标价上调至160美元,它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增长速度挑逗着汽车巨头们的敏感神经 
  很显然,特斯拉效应还在持续发酵。媒体对特斯拉的关注度至今没有丝毫减退的迹象,而这家以生产电动超跑异军突起的企业也在酿造着各种话题迎合媒体的口味。 
  北京时间7月30日19时50分,特斯拉股价每股报收130.05美元,再度创下历史高位,而就在数日前,德意志银行发表研究报告,将目标价上调至160美元,并称特斯拉股价仍有潜力在未来3-4年内再度上涨一倍以上。再加上销量超过了雪佛兰沃蓝达(VOLT)、日产的聆风(LEAF)等针对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特斯拉还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增长速度挑逗着汽车巨头们的敏感神经。 
  通用汽车现任CEO丹·埃克森(Dan Akerson)率先打破了传统汽车制造商与特斯拉之间保持默契的静谧。7月中旬,埃克森公开承认了特斯拉对通用存在的潜在威胁,在他的领导下,通用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行动小组对特斯拉进行研究,并对这家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进行评估,以免被特斯拉攻其不备。 
  然而,事实上,通用对特斯拉的这种评价显然还是非常含蓄的,其内部对特斯拉的关注和研究远远超过通用现在所公开承认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可能就不会有雪佛兰沃蓝达。 
  2005年,鲍勃·鲁兹(Bob Luts)还是通用汽车的全球产品开发负责人,由于在2001年加盟通用前,他是一家电池公司的最高负责人,因此当他要为这家创新步伐已经停滞不前的百年老店寻找创新产品时,电动汽车自然成为选项之一。 
  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EV-1项目的失败,通用对纯电动汽车的兴趣锐减,转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相关项目上。鲁兹虽在一些场合多次提议上马电动汽车项目,但基本都是遭到通用管理层的立刻回绝。 
  EV-1项目是通用进行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营的首次尝试,1100辆EV-1于上世纪90年代在加州以向消费者出租的形式进行推广,但由于续航里程无法达到消费者需求,生产成本又远远高出公司预期,最终迫使通用对几乎全部EV-1作出了召回,然后销毁。通用此举还催生了一部名为《谁杀死了电动汽车》的纪录片,让其在电动汽车的创举颜面扫地。以至于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电动汽车都成为了通用内部的一个敏感词,高层对这一领域的谨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在没有任何电动汽车成功商业化的案例出现之前,通用绝不会再贸然涉足。 
  2005年下半年,特斯拉(Tesla Motors)要打造高性能电动汽车,且售价预计达10万美金的新闻传到鲁兹的耳朵里时,让他倍感失落,因为在他看来,一家刚刚起步,规模小到不能再小的公司可以做这样的事情,而强大的通用却不能。 
  据鲁兹回忆,特斯拉的模式和目标确实让他有点不知所措,但他当时能做的也只是不断提醒通用高层不能在这件事情上掉以轻心。不过,数十年的汽车从业经历以及在产品开发上具备的战略眼光,让鲁兹意识到如果通用的步伐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那么未来将会陷入更为被动的境地。于是,鲁兹带领手下负责工程设计以及产品规划的几位通用老员工和几位曾参与EV-1项目的员工临时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团队,整理了一份关于通用发展电动汽车远景规划的战略白皮书,目标是开发一种名为iCar(这称呼源自苹果的iPod,寓意这个产品可以向苹果的iPod改革音乐行业一样改革汽车业)的电动汽车,以保持通用在电动汽车的领先优势。最终,这份白皮书在2006年3月被送到了CEO里克·瓦格纳(Rick Wagoner)的汽车策略委员会手中,并且得到了批准。 
  当时,通用正陷入关闭工厂和裁员的泥潭中,媒体头条关于通用的几乎多为负面的报道,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瓦格纳团队开始推行一个关于再造通用汽车的方案,鲁兹提交的这份较为成熟的商业计划书,正好让通用高层找到了其中一个变革着力点。因此彼时,来自日本和欧洲的对手也已经开始重点推进电动汽车项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通用改变了之前对电动汽车的抗拒立场。 
  有意思的是,iCar项目的执行负责人托尼·波萨瓦茨(Tony Posawatz)也曾参与过EV-1项目(后来几乎整个EV-1项目的原班人马都被吸纳进了iCar项目),由于前车之鉴,在他被任命接受这个任务时,将iCar项目视为一个“科学展览项目”,在他来看iCar或许没有实现产业化的可能。然而,通用高层在通过这项项目时就希望iCar是一款量产车型,而非只在车展上展示的未来概念车。 
  不过,iCar项目最终也并没有完全按照鲁兹的意愿进行下去,因为鲁兹希望iCar是一款完全使用电力驱动的汽车,而波萨瓦茨团队在总结EV-1败北的经验后得出,不能再让iCar的车主再次忍受EV-1所带来的里程焦虑,所以后来诞生的沃蓝达被加进去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