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doc
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歌剧表演艺术舞台上曾升起过一群光华璀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歌剧表演艺术之“星”,他们为中国当代歌剧表演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歌剧第一小生”,著名歌唱家李光羲,正是在这一时期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在中国当代歌剧表演艺术舞台上,李光羲这位歌坛上的“长青树”,曾连续创造了西方古典歌剧在中国歌剧舞台上的三个不同“外国小生”形象。从《茶花女》中的“亚芒”,到《货郎与小姐》中的“阿斯克尔”,再到《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连斯基等,李光羲一路从人物的性格特点出发,在歌剧演唱和舞台表演上成功塑造了许多性格、气质截然不同的鲜明艺术形象。由于他的精彩表演,在当时中国掀起了一股新的歌剧热潮,并一举赢得了“歌剧王子”的美誉。
《茶花女》:一举成为耀眼新星
众所皆知,《茶花女》作为外国文学殿堂里的一部动人之作,它不仅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翻译到中国来的外国文学作品,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首次成功打造的第一部西洋古典歌剧。1956年,中文版三幕歌剧《茶花女》的成功公演,使威尔第的这部不朽之作,成为上世纪50年代中国歌剧舞台轰动一时的佳话,全国各大报刊广为报道,且赞誉之声不绝。李光羲也便一举成为当时中国歌剧舞台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在歌唱中表演,在表演中歌唱,唱做兼具”,这可以说是李光羲在歌剧表演艺术舞台上一贯秉持的原则。尤其是在对“威尔第式”的男高音咏叹调这一具有抒情、深沉、宽广、洗练的典型性意大利风格特点的把握上,他特别强调“字、声、情、韵、神”在歌剧舞台表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表演上的戏剧性和声音上的抒情性方面,李光羲重在追求声音的灵活性、稳定性和生动性:而在具体的唱段中,激情处声音厚实饱满、慷慨激昂,抒情时又优美柔和、富于歌唱性,高音丰满、嘹亮,充满了戏剧性。
在歌剧《茶花女》中,“阿尔弗雷德”这一男主人公的角色正是以抒情男高音的俱佳担纲为最,而对其中“抒情性”的特点和要求上也就是要“音色明亮,优美柔和”,而且要持有一种真情、深厚、执著的情感状态,最终方能博得女主人公“维奥莱塔”的挚爱。为此,李光羲一上场就唱得非常流畅,从第一幕的二重唱“饮酒歌”开始,到“幸福的日子”再到“我热情沸腾像烈火”,直至最后的“离开巴黎”等唱段,他充满激情的演唱令人热血沸腾,一出场就把一个“高个子、高贵潇洒”、追求爱情的稚气青年一一阿尔弗雷德这一男主人公的形象作出了充分定格,其中细微的抒情之处更加让人们为之沉迷。特别是他在与大型管弦乐队伴奏的合作上,又显得那么轻松自如,使观众常常为他那潇洒优雅的形象和气质、天赋的明亮嗓音、优美的音色和超人的音乐感而叹服。
剧中阿尔弗雷德的唯一独唱段落“我热情沸腾像烈火”,可以说是威尔第为该剧男高音歌剧演员的精心设计,同样也是比较难把握的一个经典咏叹调,其中强烈的抒情性和如歌的旋律性对于男高音来说,这更是一首很能考验演唱者的水平,锻炼和展现自我演唱能力的作品。该唱段不仅体现出阿尔弗雷德在感受到爱情甜蜜、幸福的同时,也为该剧后期悲剧性色彩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整体而言,这首咏叹调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唱段,演唱中要充分抒发感情,来表现阿尔弗雷德沉浸在爱情中的幸福感受。尤其是其中带有宣叙性特点的情感宣泄,要求歌剧演员要能够在戏剧性“规定情境”中,尽量通过声音和表情来显示出歌剧人物慷慨激昂的炽热情感。因此,要演唱好这部作品,演唱者除应具有良好嗓音条件,同时还要具备综合的艺术素养,在歌唱实践中去具体分析作品、感受作品。
李光羲正是把握住作品以上特点,通过大量“咏叹”与“宣叙”的丰富对比,将主人公细腻的人物内心世界和感人肺腑的爱情和故事娓娓道来,生动地刻画出了男主人公阿尔弗雷德火热、激动的内心情感。尤其是在对该咏叹调的核心唱段——“沸腾的心”这一两段式(A+B)旋律的处理上,如华彩部分的“全世界都为我歌唱,仿佛飞上天堂,无比幸福欢乐!”等,全段节奏鲜明、快速激情的演唱,李光羲可谓是一气呵成,充分表达出了男主人公阿尔弗雷德此刻内心中无比的幸福感。
通过对歌剧《茶花女》中阿尔弗雷德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李光羲在歌剧表演观念上获得了新的突破,而在歌剧舞台表演艺术实践上则更显得是如鱼得水,使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富有贵族少爷气质的阿尔弗雷德形象,最终化成具体的、有生命的戏剧角色。
《货郎与小姐》: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
有人说:“李光羲演悲剧,能让观众落泪;而演喜剧,则能让观众笑声不断。”1962年在上海40天里演出了20场《茶花女》和10场《货郎与小姐》的李光羲,从此更是蜚声全国。其实,早在1959年5月1日,这部来自阿塞拜疆的四幕抒情喜歌剧《货郎与小姐》就由中央歌剧院搬上了北京天桥剧场的舞台,也是首部在首都北京上演的外国喜歌剧,而当时领衔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