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永亮:“点沙成金”的生态魔法师(上).doc
赵永亮:“点沙成金”的生态魔法师(上)
一个人的能量到底会有多大?赵永亮这位在沙漠里长大的农家汉子,用魔法师般的炫酷行动,告诉了大家答案。
1956年,赵永亮出生在内蒙古达拉特旗盐店村。这里地处恐怖荒凉的库不齐沙漠腹地,常年风沙肆虐,有时庄稼苗刚从土里长出来就被沙子覆盖,最终导致颗粒无收。当时赵永亮全家6口人就住在两间土房子里,因为家里太穷,夜里他躺在炕上经常饿得睡不着,有时在沙漠里逮住什么都吃。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荒漠里的穷娃娃,如今却已拥有56亿的财富,而且在荒漠里建起“生态新村”,目前已有来自全国的3万人在此定居,居民收入超过城市人。接下来,他还想把这里打造成“中国西部第一村”和“中国沙产业的硅谷”,产值预计将达到1000亿。未来,还要在这里建起一座12万人的城市!
练就“火眼金睛”
赵永亮从七八岁开始就跟着干爷爷放羊,那时候知道了羊毛、羊绒等。但到了14岁那年,他去供销社卖羊时发现,那里的一位采购员竟然比爷爷的本领更神奇。一只羊能宰杀多少肉,剪多少毛,抓多少绒,从来不上秤,全靠他的一双眼就能精准看出。为了能学到这个人的神奇本领,赵永亮抢着给供销社送羊,尽管从村里赶羊到那里,一趟就需要6天时间。6天里,赵永亮与羊生活在一起,每天都把羊摸一遍,揣摩每只羊有多少肉、多少毛、多少绒。然后到供销社与采购员对照。几年下来,赵永亮技术甚至超过了那位采购员。
1980年,赵永亮凭着自己炼出的这套绝活,被内蒙鄂尔多斯集团破格录用。几年以后,31岁的他成了该厂最年轻的副厂长。当时这里的羊绒风靡欧洲,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衣服上的羊绒也来自鄂尔多斯。巨额利润直接导致了羊绒原料的抢夺大战。
因为价格很高,有人就开始不择手段地往里面掺假,什么驴绒、骆驼绒都有。由于原料占加工利润的80%以上,所以羊绒的真假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赵永亮详细考察全国各地的羊绒产地时,凭借他从小放羊练就的火眼金睛,面对一堆羊绒,能准确说出斤两,还能看出是公羊的还是母羊的。所以羊绒贩子都知道赵永亮这人很厉害,收购时把关特别严,假绒或是混进东西的,一眼就能发现,和他打交道根本不敢耍奸。由于基本功扎实,办事认真,赵永亮带领团队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原料收购大战,为鄂尔多斯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靠羊绒掏到第一桶金
不过,真正让他出名的却是一本书。1984年,赵永亮和当时的助手张全祥,将两人长期的实践和绝活编成了一本书——《山羊绒毛学》。这本书的出版奠定了赵永亮在羊绒界的地位,他说当时我国还没有对山羊绒毛有一个真正总结的东西,这个书后来就变成了工具书。“目前世界上只有这一本!”因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羊绒专著,赵永亮后来还享受到国务院特殊津贴。
1988年,33岁的他就已经是副处级干部,而这年他的人生却因奶奶去世发生了重大改变。当时赵永亮赶回老家发丧,临走前特意买了一个大喇叭打算放哀乐,没想到他居然忘了一件事,村里压根没有通电。赵永亮在灵堂前跪了一晚上,心里特别难受,我们这个地方怎么还这么穷!他告诉自己:“你连村里的电都通不了就是狗熊,能把家乡整富了才算英雄。”
1990年赵永亮出人意料地辞职下海。当时,能请到精通羊绒的人就等于请到了财神爷。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纷纷伸出橄榄枝,但赵永亮不为所动,1991年他偏偏去了大连一家外资小企业。因为老板唐悦淋女士同意了他一个很苛刻的条件:借20万美元帮他在家乡办一个企业,即使自己将来无法还清这笔钱,也不能变更法人。
当时唐悦淋毫不犹豫就拿出20万美金,帮赵永亮在鄂尔多斯建了一个羊绒纺织厂。赵永亮刚到大连时,唐悦淋的公司年销售额才80万元,3年后就达到3000多万。1996年70多岁的唐老板回加拿大定居,让赵永亮重回鄂尔多斯,并把那个厂子奖励给他。赵永亮很仗义,如今仅分红就给了老太太近1000万!
靠着出色的业务管理能力,赵永亮仅用2年时间就把企业发展到销售额上亿元的规模。2000年以后,正赶上鄂尔多斯发展的黄金时期,赵永亮在壮大羊绒业务的同时,又进军多个行业。到2001年,赵永亮旗下已经有6家地产、3座煤矿、5家酒店,成为鄂尔多斯公认的商业奇才。
向大沙漠进军
然而,赞扬声很快却戛然而止。2001年,赵永亮要实施一个更大胆的财富计划:投资3亿元在库布齐沙漠里种几十万亩沙柳!消息刚传出公司里就一片哗然,反对最激烈的就是赵永亮的亲弟弟。他说大家都在追逐利润高、赚钱快的的项目,你却拿几个亿往沙漠里扔,咱是“扶贫办”还是“治沙办”?当时他气得把桌子一拍掉头就走,还要与哥哥分道扬镳。
赵永亮为何会有如此疯狂的想法?这要从他最崇拜的科学家钱学森说起。钱老是最早提出开发沙产业的人,他认为中国16亿亩戈壁沙漠,蕴藏着无限宝贵的资源,可以当做一个百年大计来开发利用。他对美国人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