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科学总复习PPT转)
绪论
一. 概念
1.营养:人类生存繁衍、生长发育和健康,需不断从外界摄取各种食物,经过人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来满足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营养
2.营养科学—吃的科学(2W2H)
为什么要吃?(Why)——人体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吃什么?(What)——食物营养价值
吃多少?(How many)——营养素的需要量
怎样吃?(How)——居民膳食指南(社区营养)
二. 重点
健康的四大基石:1、合理膳食 2、适量运动 3、戒烟和限酒 4、心理平衡
营养素分类: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无机盐、维生素、水
营养素分类: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三大生热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无机盐(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
第二章 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第一节 人体对食物的利用
一. 概念
1.消化作用:把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分子
2.吸收作用:消化后的简单分子从消化道进入循环系统(血液或淋巴)
二.知识点
1.葡萄糖、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分子小,人体可直接吸收
2.消化作用是在消化道进行的.
3.小肠是最重要的消化器官
4.食物由口腔进入消化道摄食
三.分类(重点)
1.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回肠)、大肠(结肠)、直肠、肛门
2.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肠腺 、肝脏、胆囊
3.消化液包括:唾液、胰液、肠液、胆汁
四.消化作用
(一)口腔
1.口腔内的消化作用:咬碎食物
机械性消化(其化学成分不变)
增加食物表面面积,加速分解速度
化学性消化
(二)肠
1.消化作用:食物表面积和物理性状改变,化学结构不变(机械性消化)
需要酶参与化学结构改变(化学性消化)
2.小肠中的消化作用:在小肠,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完全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及甘油。
小肠把来自肝、胰脏及小肠的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汇集(化学性)
与食糜混合成半液体的乳糜(机械性)
3.小肠中的消化作用:
①胆汁::由肝脏分泌,存于胆囊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
②胰液:含有三种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胰脂肪酶
碱性,中和食糜中的胃酸
③肠液:內含肠淀粉酶、肠肽酶、肠脂肪酶
(三)胃
胃中的消化作用:胃收缩将食物与胃中消化液和胃酸混合成食糜 (机械性消化)
蛋白质开始被消化液中蛋白酶消化 (化学性消化)
胃酸杀死食物中细菌,提供最适pH供蛋白酶工作
五.吸收作用
小肠(十二指肠/回肠) :吸收已消化的食物
大肠: 吸收余下水分及矿物质
蠕动减慢可引致便秘
未能将水分重吸收引致腹泻
胃:吸收酒精及药物
血管: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及水
结肠:吸收余下的水分及矿物质
直肠:暂时储存糞便及排泄作用
沒有功用:盲肠和阑尾
第二节 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
一.概念
1.必需氨基酸:人体需要,但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不能满足于人体的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必需AA
非必需AA:人体需要,体内能合成,不一定要由食物供给的AA。
3.限制性氨基酸:当食物pr中必需AA含量与人体必需AA模式相比,不足者称限制性AA
最为不足的称为第一限制性AA,次者为第二、第三限制性AA.
5.粪代谢氮:完全不摄入蛋白质情况下,从粪便出的氮
6.蛋白质生物价:体内真正被利用的程度
7.尿内源性氮:完全不摄入蛋白质情况下,从尿中便出的氮
二.重点
1.蛋白质的组成:C、H、O、N,其中N含量衡定,占16%
2..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3.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大豆含35~40%(最高)
4.必需氨基酸:
①成人有种必需氨基酸:缬AA、蛋AA、异亮AA、苯丙AA、亮AA、色AA、苏AA、赖AA(携带一本亮色书来)
②婴幼儿有种必需氨基酸:上述8种 + 组AA
5. 限制性氨基酸避免方法:蛋白质互补作用
6.蛋白质的分类:完全蛋白(优质蛋白)、部分完全蛋白和不完全蛋白质
7.完全蛋白(优质蛋白):蛋、奶、肉等动物性蛋白和大豆蛋白
部分完全蛋白的作用:麦谷蛋白、玉米中谷蛋白
不完全蛋白质的作用:1.粮谷类蛋白
2.不能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
10.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为机体提供氮源,维持机体正氮平衡
适用对象
零 平衡 摄入氮=排出氮 健康成年人
正氮平衡 摄入氮排出氮 婴幼儿青少年孕妇乳母
负氮平衡 摄入氮<排出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营养与饲料第二月考试卷.doc
- 营养师说维生素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docx
- 营造地表形态的量 教学设计.doc
- 营造地表形态的量(祥案).doc
- 营造地表形态的量4.doc
- 营造地表形态的量_沈幼芳.doc
- 营造地表形态的量(四)(第四周).doc
- 营造地表形态的量同步练习.doc
- 营造地表形态的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一.doc
- 葡萄籽蛋白提取艺研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