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地理专题复之《地球和地图》学案
2013年八年级地理专题复习之一
《地球和地图》学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复习目标
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能够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会判断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记住地图的三要素,会读各类地图,能熟练的使用地图;能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
二、考点分析
1.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2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3经纬线的特点,在经纬网图中确定一点的位置
4地球的公转运动 5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三、方法指导
地球和地图部分是初中地理的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习本部分,首先应注重规律的总结比较,如;其次,在做题的基础上,对考点进行归纳整理,如经纬网的相关题目有:读经纬度半球(东西、南北)判定方向判定温度带判定低中高纬度判定。第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构建起空间概念,特别是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变化;
四、自主知识梳理经纬线各自有哪些特点(从形状、长度、方向、定义方面进行比较)?在经纬网图中,经度、纬度的排列规律是什么?如何判断半球、南北半球、五带、低中高纬度?二分二至日时,阳光直射点在哪里?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怎样?什么时候北极圈以内所有地区都有极昼现象?在野外判断方向的方法有哪些?在地图上判断方向有几种方法?比例尺的大小、实地范围的大小和内容详略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什么山顶、盆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如何用等高线表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还可以涉及哪些知识点的考查?五、典例剖析1. 读,(1)写出A、B、C、D的:A ,B ,
C ,D 。(2)A点位于C点的 方向;B点位于C点的 方向。(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4)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位于高纬度的是 。
【】【】2.(2012泰安)读“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问题。(5分)
(1)图中①、②两条支流,水流比较平缓的是__________。
(2)A村庄所在地与最高山峰间的温度差约为__________℃。
(3)如果在图中河流上拟建一水电站大坝,请用“=”符号标出最佳坝址。修大坝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__________。
【等高线地图解题指导】1)②(2)2.2℃(3)标注略 淹没村庄和农田(需要移民)(4)乙
六 、巩固提高 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D. 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读右图所示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3-5题。
3.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0°,20°E) B.b(20°N,60°W)
C.d(0°,20°W) D.e(60°S,60°E)
4.关于图中各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 B.c点在a点的西南方向
C.d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D.e点在d点的东北方向
5.图中a、b、c、d、e五个地点,能看到阳光直射现象
的地点有( )
A.a、b、d三地 B.a、d两地
C.a、b、c三地 D.a、c两地
读右侧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6~8题。
6.图中字母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地形部
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山顶 B.B表示山沟
C.C表示山谷 D.D表示山脊
7.若甲、乙二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际距
离为( )
A.50米 B.5米
C.500米 D.250米
8.下面为沿图中直线L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其中正确
的一项是( )
(2012泰安)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10题。
9.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A的海拔高度是( )
A.400米 B.500米以上 C.400—500米之间 D.400米以下
10.量得图上两个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是1.5厘米,其实际距离是( )
A.3千米 B.30千米 C.300千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单元测试卷.doc
- 八年级上册语文素自测题第一单元.doc
- 八年级上思想品德套备课资料一至四单元.doc
-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密度浮力压强计算题(老师).doc
- 八年级上期语文第单元教学要点.doc
- 八年级上生物半期试卷及答案.doc
-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合性学习教案.doc
-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试带答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元备课资料.doc
- 八年级下 人教版一单元 教案设计.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