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线原理和应用 C网基站室 徐 健 2004年9月23日 天线原理 天线定义:辐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 衡量天线性能的因素: 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最基本部件,决定了通信系统的特性。不同的天线有不同的辐射类型、极性、增益以及阻抗。 同轴线变化为天线 倾斜振子 倾斜振子 良好辐射特性 良好的带宽(20%) 通用元件适用于各类 阵天线 倾斜振子具备良好的 交叉极化性能 贴片式振子 贴片式振子 用于低标准要求区域是重要的 容易被仿造 窄带 (10%) 极化纯度较差且与振子相比辐射区不够合理 方向性 方向性:通常要求天线不是向所有方向均匀地辐射,而是要求增强某一(或某些)方向的辐射并抑制其他方向的辐射(接收状态反之)。 增益 增益通常指最大辐射方向的功率增益值。 天线增益一般常用dBd和dBi两种单位。dBi用于表示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场强相对于全向辐射器(如图一中)的参考值;而相对于半波振子(如图一左)的天线增益用dBd表示。两者有一个固定的dB差值(如图一右),即0dBd等于2.15dBi。 东莞现在一般天线的增益单位都是用dBi,从12-21dBi都有使用。 波瓣宽度 波瓣宽度是指天线的辐射图中低于峰值3dB处所成夹角的宽度,所以也可以称为3dB波瓣宽度。通常6dB波瓣宽度约为3dB的1.5倍。 1、水平波瓣宽度 全向天线的水平波瓣宽度是360°; 定向天线一般有30°、45°、65°、90° 抛物面天线一般有11°、14°、16° 以上天线在东莞都有使用 波瓣宽度2 2、垂直波瓣宽度 一般来说,在采用同类的天线设计技术条件下,增益相同的天线中,水平波瓣越宽,垂直波瓣越窄。 在天线选型时,为了保证对服务区的良好覆盖,减少死区,在同等增益条件下,所选天线垂直波瓣3dB宽度应尽量宽些。 工作频段 GSM900天线:870~960MHz CDMA800天线:824~896MHz 双频天线:824~960MHz DCS1800天线: CDMA1900天线:1850~1990MHz 其余还有全频段天线,包含了从CDMA800频段到3G频段,目前东莞还没有使用。 全频段天线好处是使用天线数量少,缺点是工作频段越宽,天线驻波比越大。 极化方式 天线的极化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 。 共有6中极化方式:垂直、水平、+45°、-45°、水平/垂直、 ± 45°。目前中国一般使用以下两种: 垂直极化:通常我们称为单极化; ± 45°极化:通常我们称为双极化。 下倾方式 天线下倾有多种方式:机械下倾、固定电调下倾、可调电调下倾、遥控可调电调下倾。 下倾方式2 一般机械下倾在4°~6°以上、电调下倾在8°~10°以上开始,天线方向图会产生畸变。 所以实际下倾超过10°时,最好使用机械下倾+电调下倾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天线波行。 另外,机械下倾时,后瓣会上翘;而电调下倾时,后瓣也会同时下倾。 下倾方法的比较 确定下倾角 天线高度: 20米,40米和60米 电子下调改善了载/干比 机械下调导致载/干比恶化 机械下调的最佳角度约5度 电子下调适用于宏蜂窝,其 最佳角度约10度 实际上电调的曲线斜率并非 如此高 电调天线在不同倾角时机械角和电调角的搭配 前后比 方向图中,前后向最大接收电平之比称为前后比。它反映天线的能量转化效率,前后比的大小决定天线的定向辐射/接收性能的好坏。 旁瓣抑制与零点填充 普通天线在近基站处会产生覆盖死角(盲区),上翘的第一副瓣会对远处的高楼产生越区覆盖 旁瓣抑制一般能够使第一副瓣减弱3dB左右,减少对远处高楼的影响;零点填充会加强近基站处的覆盖,所以一般天线挂高较高,都会采用具有此类功能的天线。缺点是主瓣方向的增益一般会损失1dB左右。 实际应用中,天线挂高不是很高,由于有各种反射等无线因素,死角基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讲义.ppt
- 条码扫描原理5.IntroductionofScannerHardwareSoftwareStructure讲义.ppt
- 同位素讲座-2-2010讲义.ppt
- 投射测验技术与房树人测验讲义.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二)同步题型训练专题1.9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学生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