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努力转变产业发展式 开创现代花卉业发展新局面.doc

努力转变产业发展式 开创现代花卉业发展新局面.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努力转变产业发展式 开创现代花卉业发展新局面

努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开创现代花卉业发展新局面 ——2011年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工作报告 江 泽 慧 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蓝图的关键时刻,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全面总结 “十一五”花卉工作,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思路,安排部署2011年协会重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现在,我向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关于“十一五”我国花卉业发展情况的简要回顾 “十一五”时期,我国花卉业抓住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契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南方雨雪冰冻天气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大力推进现代花卉业建设步伐,使我国花卉产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效益明显提升。据统计,2009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83.41万公顷,年产值达719.76亿元,每公顷收益8.63万元,比“十五”末2005年分别增长2.95%、43.00%和 38.90%,实现了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可喜变化。花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涌现出浙江森禾种业等一批大型花卉企业,北京东方园林、广东棕榈园林等花卉企业成功上市。花卉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基本形成了以云南、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北为主的切花生产区域,以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福建、海南为主的苗木和观叶植物生产区域,以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四川、湖北为主的盆景生产区域,以四川、云南、上海、辽宁、陕西、甘肃为主的种球(种苗)生产区域。一些我国特有的传统花卉产区和产品,如洛阳、菏泽牡丹,大理、金华茶花,长春君子兰,漳州水仙,鄢陵腊梅,天津菊花等,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云南已成为我国鲜切花特色大省,以昆明杨月季、虹之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在专业化生产、市场开拓、品牌打造、科技研发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逐步显现,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产业效益显著提升。北京市花卉生产每公顷收益达到30万元,成为花卉产业效益最高的地区之一。 (二)科学技术平台逐步完善,研发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服务水平日益提高 到2009年,我国拥有花卉专业队伍14.96万人,比“十五”末2005年增长13.05%。产前、产中、产后等领域取得和贮备了一批科技成果。“全国花卉标准委员会”、“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全国性花卉科技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等省(市)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组织花卉育种研发团队,联合科研教学机构与企业协作攻关,搭建了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玫瑰、康乃馨、非洲菊、含笑、杜鹃等一大批花卉新品种相继自主培育成功。截至2009年底,国家林业局共授权花卉新品种167个;截至2010年底,农业部共授权花卉新品种7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玫瑰新品种“中国红”,成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颁奖用花。种苗种球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组培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我国花卉种苗种球生产质量;花期调控技术和促成栽培技术等精准化栽培技术实现了目标花期生产和供应;切花、草花连作障碍攻关取得进展。全国初步形成了以各级农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各级植保植检机构、花卉重点产区园林研究教学机构为主体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以协会组织、企业带动、花农参与为基本格局的花卉产业服务体系。中国花协建立了中国花卉协会网、协会各分支机构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四川、河北等十多个省(市、区)建立了花卉网站,基本形成了多层次花卉信息网络,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三)配套加工快速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出口明显增长 “十一五”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园林机械、花卉温室、花卉薄膜,以及花肥、花药、花器、基质和花材等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对于提高设施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全国工业和药用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19.16万公顷。以菊花、玫瑰、薰衣草、茉莉、桂花等为代表的众多花卉,开发出花茶、香袋、精油等系列化深加工产品,涉及休闲旅游、医疗、保健、食品、日用化妆品等众多领域。2009年,全国花卉出口4.06亿美元,比“十五”末2005年增长了163.31%。产品主要出口日本、荷兰、韩国、美国、新加坡及泰国等。云南、广东、辽宁、福建已成为主要花卉出口基地。俄罗斯、乌克兰、东盟、中东和中亚新兴出口市场正在形成,大批国产花卉经过新疆口岸进入中亚市场。 (四)花事活动蓬勃开展,花卉文化日趋繁荣,引导消费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正值奥运会、世博会在我国举办,花卉界积极参与两大盛会,开展花卉景观布置,提升花卉园艺技术水平,扩大产业影响力。北京花卉协会在北京奥组委支持下,举办迎奥运插花花艺大赛、“奥运与花卉”论坛等活动,组成奥运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louw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